返回第730章:经验与见识的较量(二)(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偷偷议论此事。

    对此,寿陵君景舍也没有别的好办法,毕竟他总不能将那些议论此事的楚兵都杀了吧?这岂不是将这些楚兵往那位魏公子姬润那边推?

    于是,他只是加强对麾下士卒的管制。

    此时已是十一月的中旬,天气愈加寒冷。

    因为天气的关系,楚军与魏军暂罢的战事,仿佛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哪怕是双方的斥候在雪原撞见,也只会扭过头装作没看到,然后自顾自继续巡视。

    实在是天气太冷了,两军士卒都不乐意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生什么冲突。

    话说回来,楚军这边的状况还算是好的,因为巨阳君熊鲤这家伙太过于贪财怕死,因此,早早就打定主意死守巨阳县的他,早就在城内准备好了大量的粮食、柴薪。

    唯一缺少的,就是分给士卒们用来御寒的棉衣。

    不过说来也是,即便楚国也盛产棉花,但巨阳君熊鲤也不会为了底层的士卒,就花费巨资收购、准备大量的棉衣,毕竟在楚国,士卒只不过是可消耗的战争道具而已。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楚军现阶段的战略显得保守许多,除了派出士卒去侦查冰城那一带的敌情外,几乎没有那支军队会冒着冰寒出城,皆躲在城内,或躲在军营里烤火取暖。

    而魏军那边亦大致如此。

    因为缺少木料的关系,赵弘润在冰城内利用泥石建造了许多泥屋作为兵帐,甚至于干脆在地下挖地窖让士卒们居住。

    而同样的,棉衣对于魏军来说,也是非常紧缺的物资。

    倒不是齐国小气吝啬,没有预先准备给士卒御寒的棉衣,一来是如今赵弘润麾下的军队,已远远过了当初率军抵达时的五万五千人,早已暴增到了将近十五万;二来,这段期间天降大雪,使得道路被冰雪堵塞,运输不便,以至于从齐国运输至铚县的大批物资,至今仍在半途中。

    不过话虽如此,就棉衣这方面,魏军这边的状况要比楚军好得多,至少那些外出巡逻的士卒,亦或是在冰城城墙上站岗放哨的士卒,好歹身上会有一件棉衣,而楚军那边,巨阳君熊鲤干脆是根本没有准备。

    而在这段日子里,赵弘润也收到了五万川北弓骑与数千游马骑兵的消息,据青鸦众打探回来的消息显示,这两支魏国骑兵因为天气的关系,退守『新郪』,且他们前方还有一座由新阳君项培所防守的『新阳』,短期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骑兵就是这样,不可否认他强大的杀伤力,但是受到天气与环境的影响也太厉害,似眼下这种天气,博西勒与游马麾下那五万余骑兵,直接可以忽略不计了。

    待等到明年两三月开春,这支骑兵才能再次挥他们应有的实力。

    而这对于赵弘润来说,等同于暂时没有这支军队一般。

    因为天晓得来年两三月的时候,这场仗会变成怎样一种境况?

    “还是得主动出击!”

    在次日的军议会上,赵弘润斩钉截铁地说道。

    要知道,前段时间赵弘润固守冰城,那是因为沼气酵尚不能供应城内士卒的日常所需,而如今,这方面的问题已解决,魏军算是真正意义上地在此地站稳了脚跟。

    既然已站稳脚跟,赵弘润便希望更近一步,有所进展。

    不得不说,以赵弘润此刻在军中的威望,好比是一言堂,他既然做出了决定,麾下的将领们自然遵从。

    唯有晏墨委婉地提出了异议:天寒地冻,不利于交兵。

    不可否认晏墨的建议很中肯,毕竟十几二十几日前,寿陵君景舍之所以放弃攻打冰城、果断选择撤兵,就是因为天气太过于寒冷,而眼下,气候更是接近深冬腊月,这个时候出兵,可不是什么睿智之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