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9章:临行前的安排(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润绝不心疼,可若用在使官员办公的屋子一味地增大,赵弘润可不能让忍受。

    因此,在离开大梁前,赵弘润得敲打敲打王甫,毕竟在他看来,王甫这位现今扬眉吐气的局丞大人,因为冶造局的地位逐步上升的关系,逐渐有些尾巴上翘的意思。

    若不趁在离开大梁前敲打敲打他,待几日后赵弘润离开大梁赶赴商水,这冶造局,还有谁治得了他?

    在王甫如释重负的目光下,赵弘润总算是放下了那只精致的陶茶壶,来到前者方才所坐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待坐下之后,赵弘润发现桌子上铺开着几张纸,遂拿起瞅了几眼。

    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张似乎是博浪沙那边的河港设计图纸,而不是一些他不愿看到的、乱七八道的东西。

    “陈郎官送来的?”

    赵弘润随口问道。

    “是的。”王甫拱拱手,正色说道:“陈郎官在施工时发现,博浪沙有几处的地形与我等原先估计的不符,因此,提出更改河港的建议……”说着,他走近两步,指着图纸上的几处,补充道:“主要是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铜桩打下去后,河底下的淤泥出现了移位,使铜桩倾斜,无奈之下,陈大人只好叫人将铜桩又拖拔上岸……来回几次,都没等达到预期的效果。”

    陈宕,是冶造局的郎官,此人不像王甫这样能说会道,甚至有些木纳,紧张起来还会口吃,但却是一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官员,而且做事非常仔细,因此,赵弘润命陈宕全权负责着博浪沙河港这项十年工程。

    『要是有水泥就好了……』

    赵弘润颇有些头疼。

    不可否认,若是赵弘润能弄出水泥的话,博浪沙河港建设的耗期最起码能缩短一半,但很可惜,冶造局至今都还未发现石灰矿与凝灰岩这两种制作水泥最主要的原料。

    没办法,毕竟石灰矿与凝灰岩终归不如铁矿、金矿、银矿那么显眼,以至于有时候有些魏人碰到遇到,也只会当做没有利用价值的石料,毕竟石灰矿与凝灰岩太松脆了,就算是当成石料也会被嫌弃。

    “就按照陈宕的意思吧。”

    在仔细看了看那几张图纸后,赵弘润点点头说道。

    他这一开口,王甫岂敢不从,连忙说道:“是,下官待会便叫人通知陈郎官。”

    “唔。”赵弘润点点头,随手将那几张图纸放在一旁,随即目视着王甫问道:“王甫,本王问你,前几日,冶造局宣布停工,这是怎么回事?”

    王甫愣了愣,随即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本以为此举能帮殿下脱困……”

    他没有说下去,因为他已经得知了赵弘润对此的态度,毕竟那一日,赵弘润便请前往探视他的三卫军总统领李钲亲自来了一趟冶造局,命令王甫不得使冶造局停工。

    “你这是在给本王上眼药么?”赵弘润皱着眉头说道:“胁迫朝廷,你可真能耐啊!……居然还敢联合兵部、户部、工部,上奏垂拱殿?”

    王甫虽然没听懂那句『眼药』,但后面的话他却是听懂了,连忙解释道:“肃王莫怪,下官本来并未打算这么做,只是……陛下暗中放出消息,说宗府欲针对殿下……”

    “你等会。”赵弘润听得有些不对劲,当即打断了王甫的话,皱眉问道:“父皇暗中放出消息?什么意思?”

    也难怪,毕竟那时候赵弘润还被关在宗府,他并不知晓是魏天子命内侍监暗中放出了谣言,说宗府为了三川之事,欲撇开此番最大功臣的肃王,与以成陵王等人为首的国内贵族势力私下达成协议。

    于是,王甫便将那一日的事前前后后说了一遍,最后又说道:“是故,事实上陛下也不忿于肃王殿下被宗府所拘,只不过没有插手的机会而已,因此,下官此举也只是顺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