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一章:成见(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迈入御史监,但目前下官还只是补官。因此,……不敢疏忽啊。”

    “喔。”赵弘润了然地点了点头。

    这里所说的补官,并非是补授官职的意思,而指的候补的官员,说白了就是还未转正的临时工。

    要知道,作为魏天子去年才新设的御史监,这个部府所具的权柄却大得有些吓人,上到朝廷六部、下到地方县城,只要御史监想伸手调查,没有人可以阻拦。

    更要命的是,御史监直接对魏天子负责,这就彻底杜绝了有人用权势去威胁他们,以至于如今,朝中已有人逐渐将御史监摆在另外一个天子眼线,即内侍监同等的高度。

    而事实不止如此。

    事实上,御史监的权利比内侍监还要大,毕竟内侍监只不过是监控着皇宫以及大梁罢了,但御史监,从理论上说,除了后宫之外,整个魏国畅行无阻,是典型的能将鸡毛当令箭使的司署。

    正因为权柄超然,因此,御史监在提拔御史人选时格外严格,除了才学与品德外,还要考虑其家门情况,三代以内,只要有犯禁违法的亲戚,就会被剔除出去。

    总而言之,能当上御史的,无一不是那种家世清白、根正苗红的魏人。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审查筛选太过于严格,使得御史监目前明显人手不足,目前主要工作就是在朝中喷人,不,是弹劾一些官员的不端作风。

    不过大多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暂时还无力深入调查什么国内的隐弊。

    当然了,日后可就不好说了。

    闲着无事,赵弘润向邱毓询问起御史监目前的工作进展,借此打发时间。

    没想到他们正聊着,方才那名传令骑又折返回来了。

    “启禀肃王,大将军命小人前来传话,若是商水军不能加快行程的话。不如就在此分别,由大将军率领砀山军先行一步赶往三川,肃王在后方徐徐向前即可。”

    “……”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

    虽然不清楚究竟是因为商水军的行程的确太过于缓慢,还是司马安因为帅位旁落而心中不满,但是后者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他希望分兵,不愿意跟着赵弘润慢悠悠地赶路。

    怎么可能让你率军先行一步?否则我去三川做什么?

    赵弘润皱眉思忖了片刻。颔首说道:“本王知晓了,会叫商水军加紧赶路的。……麻烦你回去转告大将军:之后几日,商水军将协同砀山军一同对羯族人开战,本王以为两军需要磨合,而一同行军,亦不失为是磨合,相互了解的途径,希望大将军以大局为重。”

    “是。”

    那名传令骑拨转马头离开了。

    望着此人离去的背影,赵弘润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军出发这才多久?副将就要求分军……明明是三万余兵力或要面对十几二十万三川之民的困难级战役。没想到还未开打,己方军中便闹出不合,这简直就是噩梦级的开局啊!

    赵弘润疲倦地揉了揉眉骨。

    忽然,他心中一惊,转头望向身旁的御史邱毓。

    果不其然,邱毓已再次掏出纸笔,将方才这一幕亦记了下来,并加以评注。

    “邱大人。不至于吧?”赵弘润苦笑着说道。

    邱毓小心翼翼地将纸笔放回怀中,笑呵呵地说道:“肩负王命。肃王莫怪。”

    “……”

    而另外一边,那名传令骑也已来到了身处于大队伍后方的大将军司马安身侧,将赵弘润的话一五一十地陈述了一遍。

    而听闻此言,大将军司马安依旧面沉似水、寡言少语,一双虎目注视着前方,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在他身旁。有一位身披白袍,三十年龄左右的将领,闻言哈哈大笑,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