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四章:兄与弟(二)(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亲李鬻罔顾魏天子的禁止,私下将这则消息透露给他这个儿子。一旦这个消息不慎走漏,那李家可就要倒大霉了。

    这可亦是欺君之罪!

    望了一眼父亲,李缙点点头说道:“据孩儿所见,南梁王身边那五名宗卫,与李钲大统领那简直犹如……犹如仇人见面。不过,被南梁王喝止了。”

    “唔。”李鬻点了点头。

    “父亲,南梁王被流放十七年,陛下突然召见,不知所谓何事?”

    “……”李鬻想了想,觉得事到如今也没必要瞒着他这个在兵铸局担任局丞要职的儿子了,闻言正色说道:“你还记得,一个月前怡王从陇西返回大梁么?”

    他口中的怡王,指的便是赵弘润的六王叔,怡王赵元俼。

    “嗯。”李缙不解地点点头,心中很是纳闷,他不明白,南梁王赵元佐被魏天子召回大梁,这与怡王赵元俼一个月前返回大梁有何联系。

    也难怪,毕竟『陇西势危』的消息,唯有少数人知情,除了赵弘润因为他与其六王叔赵元俼的关系,后者并未隐瞒他以外,魏天子只将这则消息透露给了宗府宗正赵元俨、六部尚书、以及以蔺玉阳为首的三位中书大臣。

    不客气地说,李缙虽然也身居朝中要职,但离第一时间被魏天子告知这种关键消息,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

    “怡王返回大梁时,曾向陛下禀告一则干系甚大的消息。……你应该知道,我大魏皇室的根基在陇西。”

    “嗯,陇西姬姓魏氏……”李缙点点头。

    大魏姬姓赵氏一族,源于陇西姬姓魏氏一族,这是所有魏国百姓众所周知的事情。

    “难道陇西发生了什么变故么?”李缙惊疑地问道。

    李鬻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怡王带回了消息,言陇西与西戎爆发了战争,这场仗据说已打了近十年,而据怡王所言,陇西的境况每况愈下,若无支援,恐怕过不了多久,姬姓魏氏一族将不复存在……即便有几人幸存,怕是也会沦为西戎的奴隶。”

    李缙闻言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李家那可是发迹于三川之地的氏族,据说祖上还曾是姬赵一族的家臣,虽然地位不高,但不可否认。与那些虽自称是魏人、但其实却是郑国后人与梁国后人的国人相比,李家那才是真正的魏人之一。

    正因为如此,李缙对于西戎竟然敢攻打他们大魏的母氏国陇西而感到极度的震惊与愤怒。

    李鬻注意到了儿子瞪着眼睛的模样,摆摆手示意他稍作冷静,同时口中说道:“陛下断然不会坐视姬姓一族被西戎攻破。成为西戎的俘虏甚至是奴隶,终归姬赵氏源于姬魏氏,若姬魏氏当真落到这等结局,姬赵氏一支亦面上无光,因此,陛下在俨王爷的建议下,将靖……唔,将南梁王赵元佐召回了大梁。”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透露道:“事实上。垂拱殿下令我兵部,叫你兵铸局多铸五万套装备铠甲,正是为了南梁王的新军所提前预备的。”

    “原来如此……”

    李缙闻言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何军器订单一下子从八万套激增到十三万套,险些将他兵铸局给逼疯了。

    事实上因为这件事,李缙曾不止一次地旁敲侧应,企图兵部的官员口中得知一些消息,只可惜,那些官员只知道这道命令是由垂拱殿发下来的,至于究竟因为什么原因。却无一人知情。

    直到如今他父亲李鬻才揭开谜团,那五万套装备,原来是为西征做准备。

    “不过父亲,靖……不。南梁王此人……”

    李缙的脸上露出了几许忧虑之色。

    尽管已过了十七年,但李缙仍然牢记着那一日。

    那时,才刚刚弱冠之龄的他,站在大梁城门上,瞠目结舌地看着一支打着『顺水』旗号的军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