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文德殿乱赋(第2/4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一时半会也说不出少了哪个皇儿,只晓得受到他关注的五名皇子皆有出席。这五子分别是皇长子『太子』弘礼、次子『雍王』弘誉、三子『襄王』弘璟、四子『燕王』弘疆,以及皇五子『庆王』弘信。

    这五名皇子最年长的已有二十五岁,最年轻的也已二十一岁。除太子弘礼外,皆已出阁辟府,尊封王位,是大魏天子心目中比较属意的皇储人选。

    而其余的儿子,则是目前还未出阁辟府的。要么是赵元偲舍不得,比如皇六子弘昭,此子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备受赵元偲宠爱;要么就是岁数还不够出阁辟府的年纪,比如皇七子弘殷、皇八子弘润、以及皇九子弘宣。

    也正是因为最小的三名皇子尚且年幼,赵元偲并没有把他们列入皇储的人选名单中,因此也就没怎么去关注。

    “是哪个皇儿未出席?”赵元偲皱着眉头问道。

    “乃皇八子弘润。”负责这场皇试的大太监童宪低声告罪道:“老奴已派人去催促了,相信八殿下马上就会赶来了。”

    赵元偲又皱了皱眉。

    皇八子赵弘润,是他的第八个儿子,今年刚刚一十四岁。

    早些时候赵元偲就听说此子顽劣不堪,贪图玩乐、不好学识,致使担任宫学授课的大学士们一直在私下抱怨。

    但因为此子年幼,况且又没什么经世之才,不在皇储名单之内,于是赵元偲先前也就没怎么关注。

    没想到今日此子竟然连皇试都迟到,这让赵元偲心中恼怒。

    大魏天子默不作声地坐回龙椅,面色阴沉很是不好看。

    这让四周观试的众大学士们面面相觑,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而已入席的那些位皇子们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有默然的,有准备看热闹的,唯独最年幼的皇九子弘宣满脸担忧之色。

    众皇子中,他弘宣与弘润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弘宣的生母沈淑妃是弘润他母亲生前的异姓好姐妹,并且也是弘润的养母。

    因此,尽管同父异母,但弘润与弘宣却是喝着同一个娘的奶水长大的。虽然如今他俩的年纪渐渐大了,早已搬出了沈淑妃的寝殿,但关系依旧密切。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工夫,一干宫殿郎卫领着一位年轻的皇子走入到文德殿,只见此子生得眉清目秀、相貌堂堂,虽然年幼但颇为俊秀。美中不足的是,也不晓得此子是不是刚睡醒,举止间带着几分慵懒困意,眼神远不及其他几位皇子那般炯炯有神。

    看着皇八子赵弘润这幅表情,大魏天子立马猜到,此子必定是被宫殿郎卫从被窝里拖起来的,可是摆着殿内那些位大学士在,他也不好意思将这件事拆穿,只好狠狠地瞪了赵弘润一眼,示意他入席。

    见众皇子终于到齐,赵元偲便颁布了这次皇试的考题。

    总共两道题,第一题考验才学,要求九名皇子以个人志向挥笔成文,参照写一篇文,诗辞不限;第二题,则考验皇子们的治国之学,要求众皇子写一篇,可以剖析当今大魏的国情议论,也可以评论朝廷所施行的种种政策的利弊、并适当加以个人的观点,总而言之,只要是能增强大魏国力的,都可以写出来。

    颁布完考题后,赵元偲就起身赴早朝了,留下殿内的大学士盯着他那些儿子们。

    大概一个时辰左右,早朝结束,赵元偲又带着大太监童宪返回文德殿,准备检验这些位皇儿在这一个时辰内的成果。

    此时九名皇子都已写完了文章,停了笔,坐在考案后恭候着他们的父亲来批阅验收。

    赵元偲起初是很满意,可随着他的目光扫过整个大殿,他脸上的笑容便僵住了。

    这不对啊,明明九位皇儿,怎么又少了一个?

    瞪大眼睛仔细一数,赵元偲发现现场果然就只有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