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露为霜(一)(第1/2页)  梦起黄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梦起黄粱最新章节!

    徐紫芝自小生活在邺城,听祖父徐川柏说,曾祖父是南夏人,家乡几个兄弟争夺财产,便从那逃出来了。辗转到了瑞国的邺城定居,凭着祖传的医术开了这间仁心堂。

    曾祖父四个孩子,只有祖父徐川柏继承了医术,曾祖父在世的时候,就分了家,这间仁心堂就传给了祖父。

    徐川柏有三个孩子,两子一女,却没一个继承学医的。徐紫芝是长子徐文远的姑娘,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虽然救活了,却没两年就没了,徐文远很快就又娶了续弦,生了一子一女。祖父怜她自幼失恃,便将她养在了身边。

    徐文远是长子,又是曾祖父的第一个孙辈,养了又娇气又好高骛远的性子。一心科考,四十多的人,却依旧是个秀才,也不经营别的营生。偏觉得自己有管仲之才,是颗蒙尘宝珠。

    徐紫芝对这样的父亲一直是有些看不上的,瑞国不似南夏,民风比较开放。家里不是太穷的人家,姑娘也可以读女学。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出仕。店铺内也有女工,街上摆摊的商贩妇人也不少。故而相对于祖父这一辈,徐紫芝这一辈已经渐渐被瑞国的文化所同化。

    徐家曾祖父医术精湛,小有名气,他辞世后,徐家祖父虽有不及曾祖父之处,却也相差不远。因此徐家也算是有小资产之家,家里的男孩女孩都上了学。

    徐紫芝的相貌并不出众,人却有些机灵。自小也从不问家里自己父母的事情,偶尔听到一些闲话,接到一些怜悯的眼神,也只做不知道。七岁的时候,祖父就开始有意无意传授她一些医术方面的知识。十岁的时候,上了几年女学的徐紫芝就开始帮着祖父分类药材,背诵医书。

    现在徐紫芝十六岁了,如果不考功名,女学已经是毕业了,她便在仁心堂打理药材,有时也帮忙诊脉,不过多是祖父看着她诊脉,又在旁指点指点她。

    徐紫芝觉得现在这样的日子很好,但是她也知道时间如流水一般,不会停留,更不会倒流,她,无法守着这铺子一辈子。

    徐紫芝其实也有自己的梦想,她想做铃医,走遍这瑞国的山水,增益广见。不过她也知道,她是个女孩,又不会武功,出门在外,多有不便。于是想着,如果自己嫁给一个大侠就好了。可是大侠多是千金散尽之人,祖父一手带大她,又怎会舍得让她吃苦。想到这,徐紫芝又感叹道,要是自己是个男孩就好了。

    这日春风拂面,微有细雨,仁心堂里,也没什么人来求诊。徐紫芝背了会书,觉得口有些干,便去倒壶水。

    往回走的当口,听到正厅有人说话,隐约是关于她的婚事。她想了想,她也十七了,这年岁,在瑞国,确实是适嫁的年纪了。便站住听了听,原来是东街的李媒婆给她说亲来了。李媒婆口若悬河,唾沫横飞,说的人家是东街的木匠,木匠也姓李,是李媒婆的亲戚。

    祖父在里面只是听着,并不说什么,李媒婆见状,便说:“徐大姑娘自是好的,只是自幼失恃,说亲上难免困难,我那侄儿自幼失怙,我们两家自是谁也别嫌弃谁。何况我那侄儿虽然是个木匠,手艺好,也是个稳定的活计。每月虽挣的不多,但是让徐大姑娘温饱,总是不愁的。”

    徐紫芝听到这,心里有些难过,拎着茶壶回房了。她知道自己自幼失恃,祖父言语之中,也透露出,没有母亲教导长大的姑娘,说亲总会低人一头。

    徐紫芝眼里含泪,再看书时,却是一字也看不进。脑子里胡思乱想,想起今日有批药材可能要到了,换了身衣服,又去了祖父那,这会儿李媒婆已经走了,徐紫芝便和祖父说了药材的事情,就出门了。

    到了驿站,正好遇上押镖的人在卸货,徐紫芝便拿着单子去问。

    往常负责核对货物的,是个年纪大的,这回却是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