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9.棉衣(第1/2页)  农夫田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友情提示盗版的亲,这几章还没修,可否过几天再发

    采石场距南安州不足百里,四面环山,罕有植被,周围都是岩石戈壁,条件十分艰苦。尤其一到冬天,饕风虐雪,山里气温低潮气大,每年冻死的不知凡几。

    来这里服刑的犯人全都锁着脚镣,不能随意走动,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住在简陋的山洞里,一到晚上就会被关起来,到了第二天干活的时候才能放出来。

    除了没有自由,吃的极差以外,犯人们每日还要在监工的鞭子下采石挖矿。他们走路的时候发出锒铛的响声,监工很容易分辨哪些是新来的,哪些是旧人。

    走路时动静大的是新人,他们脚步略微轻快,常常会被铁链绊倒;蹭着地面或者拖拖拉拉没什么响动的是旧犯,这些人早就熬成了不怕鞭子的老油条,没熬成的那些已经见了阎王。

    欺负新人是矿上的惯例,也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为此向金和向银没少挨鞭子,向金钻过正在拉屎的裤裆,向银喝过尿桶里粪溲,尊严在这里是最没用的东西。就在哥俩儿倍感无望,甚至不止一次讨论过自杀的计划时,吴畑来了,兄弟俩的境遇才有所改善。

    不过也只是比其他人略好一丁点而已,监工接到上头的命令,要留着吴畑的命,但也只是死不了而已。

    胡氏和王氏在吴家一晃也住了两个多月,期间她们一直安分守己,帮着姜氏照顾老人孩子打理家务,任劳任怨,从不主动提及向金和向银的事。

    但姜氏知道,她二人一直想找个机会见见各自的男人。所以这天午后,趁着妯娌三个在厨房收拾锅碗瓢盆的功夫,姜氏提出要带她们其中一个去采石场送棉衣。

    中秋过后,青源一连下了几天的雨,一场秋雨一场寒,阴冷的天气渗到人骨子里直发寒。吴畑的二房夫人石氏一直撺掇着姜氏去看吴畑,大家心知肚明,一旦吴畑回不来,石氏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虽然吴家现在不复从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姜家给了吴希一笔钱,支持他“东山再起”。

    吴希去西越时只带走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余全留给了姜氏。吴家上下还有二十多口子人要养活,吴希他亲娘身子骨不太好,药不能断,在姜氏的悉心打理下,一家人紧衣缩食,开源节流,过的跟周围普通人家差不多。

    一听要去采石场,王氏的眼睛顿时晶莹闪闪的,亮的吓人。她激动的盯着姜氏,话不成句“嫂子,嫂子我妮儿百岁百日都过了,她爹还没见过孩子”

    胡氏虽然也想去看向金,但没王氏那么的渴求,主动成全道“让弟妹去吧,等下回有机会我再去”

    “谢谢嫂子”王氏感激的抓起胡氏的手,却听姜氏道“不能带孩子,就咱俩,送下东西就回。”天知道她得打点多少银子,才能把棉衣被褥顺利的送到吴畑手上。

    “是。”王氏难掩失望,胡氏怕姜氏多心,忙安慰她道“咱找人给妮儿画幅像,她爹不就一直能见了。”

    王氏并未释怀,勉强挤出一丝笑。人在屋檐下,她不得不服从姜氏的安排。

    九月初六这天一大早,姜氏和王氏各扛着一个大包袱出发了,她们走到城门口雇了一辆骡车,匆匆赶往采石场。

    犯人没有李康华的手谕是不能见家属的,监工收了银子,仔细的检查过包袱,还出了向妮儿的像。最后他只允许姜氏她们隔着围墙远远的看上一眼。

    吴畑和向金向银早收到了消息,他们爬到了洞顶上,跳着脚挥手示意。

    起先王氏还以为那人是吴畑,等辨认了好一番才发现那个细瘦的身影是向银,向银终于“人如其名”头发全白了。

    为此王氏偷偷哭了一路,她不禁开始担心,吴畑他们真的还能回来吗

    寒露一过,青源地区温度骤降,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