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6.过节(第1/2页)  农夫田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娘,这些也给曼拿上。”

    打发走向珠,兆筱钰继续帮赵老爹搬东西。车板上立着六个大筐,装满了肉食鸡蛋点心果子。

    刘氏忙摆手,“太多了,盛不下,我都没地儿坐了,还是留着给丫儿他们吃吧。”

    “欸,”兆筱钰把风干的羊腿使劲儿往筐里塞,“家里还有,也让祥子尝尝西北的羊肉。”

    提起关祥,刘氏脸上添了一抹愁色,“你他们关家是咋想的,硬是拦着不让来,这不耽误孩子么”

    青源村要办学堂的事儿,刘氏早早就捎了口信给赵曼叫她把关祥送来念书。“这里不收束脩,学杂费也没几个钱,孩子住他大姨家里,平时有我和你爹看着,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赵曼很心动,可关家老两口怎么也不同意,为此还闹到了关家族长面前。

    兆筱钰终于把下半截羊腿塞了进去,露在外面的部分看起来像插在上头的肉旗。“估计是怕祥子隔得远了跟他们离了心吧。”

    听关成已经病的下不了炕了,家里只剩下关祥这一根独苗,关家什么也不会把关祥送到这儿来的。

    “唉这就是命。”刘氏避过身去沾了沾眼角,“不她了。枣儿我泡上了,你抽空把皮剥了;再就是我跟卖豆腐的好了,明早上送一板过来,咱家人多”

    兆筱钰心疼的看着刘氏,女儿即将面对守寡的命运却无可奈何,她心里一定很煎熬吧。

    “娘,”兆筱钰忽然上前一把抱住了刘氏,“娘你可得早点回来”

    刘氏身子一僵,红了眼眶。“你还啊,都好几个孩子的娘了,叫人瞅见像什么样子”

    兆筱钰把泡好的红枣拾进筲箕沥干水,放在竹凳子上,大丫和二丫一人搬了一个杌子,开始仔细的剥皮去核。

    因着兆筱钰的缘故,红枣成了家里的常备品,赵老爹还在门前栽了一排枣树。这些泡好的红枣是要用做月饼的枣泥馅儿,除此之外,刘氏还炒了五仁和牛肉。

    在这个时代,牛肉属于非常稀有的高级食材,刘氏活了大半辈子才吃过两回,谁家要是能吃上牛肉

    那离县衙一日游也就不远了,还附赠一次难忘的“购污”体验挨板子。百姓吃牛肉犯法,耕牛要在县衙报备,牛死必须县太爷亲自盖戳才能屠宰。

    见兆筱钰在井台子上淘水洗米,大丫抬头问道“娘,今儿就做糍粑吗”

    “做”回答她的是颜傅,他将石臼和石锤拖到院子中央刷的干干净净,为待会儿舂米做准备。

    二丫喜滋滋的露出一排糯米牙,高兴的拍了一下巴掌,“糖粉”

    兆筱钰不禁笑她“咱们玥儿也知道糍粑要洸豆面子和红糖”

    “一吃她记性可好了,”大丫轻快道,她晒着阳光,偶尔瞥见爹娘的互动,心里暖融融的。真好,花娘保佑,希望他们家一直这么好下去

    在青源,有几样中秋必备的吃食是一定要做的。

    一是月饼,常见的就是枣泥和五仁,牛肉是兆筱钰要求加上去的。她把牛肉晾成干,用野山椒炒的油爆爆的,浸在红油里,那味道真是巴适的板

    二来就是糍粑,糍粑的吃法有很多种,做菜、熬汤,兆筱钰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吃法还是蘸着炒香的黄豆面子,再浇上热滚滚的红糖,焦香弹牙的糍粑在红糖的包裹下糯感十足,一口咬下去

    兆筱钰舔了舔嘴唇,目光不自觉的移到了廊下。

    再来就是鸭子,这里人不常吃,大部分人家都是整只丢在砂锅里煲汤。

    清汤寡水的有什么意思,兆筱钰决定做成板鸭,在试验了几次之后她盯着着廊下挂着的一排红里透黑的鸭板,咕嘟咽了口口水。

    还有就是桂花酿,河对岸的坡地上有两棵老桂树,赵老爹舍不得砍,留在了地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