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体内藏诏(第1/2页)  晚明之江山无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淮安作为南北要冲,逃难诸藩王都曾经打这里经过,本以为早已是见多不怪,很有见识的淮安百姓却从未见过如此阵仗。无论是和当日贫困潦倒,只能靠向潞王借贷度日,一副寒酸相的胖子福王相比,还是和妖言细发一副娘娘腔,连手指甲都要用竹管保护起来,走路还一扭一扭的潞王相比,太子殿下的形象自然更加符合百姓心目中对帝王的想象。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围观的百姓中有人开始高喊太子殿下,又下跪拜见,一传十,十传百,不大一会,码头上已经黑压压跪了一大片,还不算完,将此情景推向高潮的自然是那数百名手执刀枪的精壮汉子,只见他们一个个单膝跪地,转身面向太子,热血沸腾地高声齐呼“万岁”,“万岁”。更是将那一班无知百姓连带着一起高喊起“万岁”来。

    耳听“万岁”之声不绝,弄得路振飞一干大小淮安官员非常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如今南京有了监国,喊“万岁”有些不合适;可是见到此情此景,心里的激动之情确又难以抑止。但就在他们难以抉择的时候,又看到了对这个时代来说更加不可思议的一幕。

    和所有的上位者不同,太子殿下既没有坐上轿子,坦然接受众人的欢呼,也没有用轻轻一句“免礼平身”,就匆匆而过,而是徒步走上前去,将那些下跪的百姓一个个,一个个地扶起,就这样不厌其烦地,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将百姓们慢慢扶起,如此一来,百姓们更是“圣君仁皇”之声不绝于耳。

    见到如此“仁君”再不行礼,淮安的大小官员就真的枉称纲常礼教的卫道士了,于是乎,不由自主地,不约而同就纷纷跪了下去。

    已经记不得自己是怎么被太子殿下微笑着扶起,也记不清太子殿下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中还对自己说了些什么。迷迷糊糊地迎接太子一行进入淮安府衙正式拜见,又忙不迭地亲自安排太子c公主一行到馆驿暂住,等路振飞回到自己的府邸时,已经到了晚上。

    路振飞强压下久久难以平静的心情,在书房里奋笔疾书,写完之后叫来家丁吩咐道:“将此信即刻快马送往留都史可法大人府上,禀明史大人,太子殿下乃千载难逢的仁义之君,如若不能顺利继承大统,我等将无颜面见先皇于九泉之下。”

    等家丁走后,路振飞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想到福王要是不愿交出眼看就要到手的皇位,太子殿下势孤力单,朝廷中那些大员不知会站到哪一边,自己虽然身任淮扬巡抚,手下却并没有多少兵马,再说淮扬乃江南门户,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有失,要是护送太子去南京继位,恐怕会让贼寇有机可乘。目前“贼”“虏”之患未消,留都上下却各为私利,暗潮涌动,路振飞瞻前顾后,连声叹息。

    正踌躇之间,有家丁来报,说是太子殿下前来拜访。惊得路振飞赶紧道:“快请,快请。不,不,快,快开中门迎接太子殿下。”说完之后更是慌忙正了正衣冠,快步出门迎接。

    见礼之后,路振飞迎太子进了正屋,又安排下人去招待太子的随从,待太子坐下,又让仆役奉茶上来,路振飞这才重新向太子施礼。被太子温言叫起后,他才细细看了太子一眼,只见太子身高背厚,浓眉大眼,举止庄严。他的心里不免暗暗叹息,要是太子再早几日到来就好了。

    朱慈烺也看了路振飞一眼,只见路振飞五十多岁年纪,容貌清癯,双目有神,衣冠端正,只是面色略显憔悴。就开口说道:“路公请坐,今日来见路公,是为了完成父皇的遗愿。”

    路振飞忙谢了坐,却还是躬身站在一旁,心里充满了疑惑。

    朱慈烺也不说话,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儿,恭恭敬敬地打开,又从里面捧出一块血迹斑斑的布头,双手捧着递给路振飞,哽咽着声音说道:“父皇曾有言,让我将此诏交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