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刺杀之后(第2/3页)  红白之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由迁徙的首要原因。

    1830年3月5日,梁伟将前次暗杀和种族冲突事件在先锋周报上予以了公开处理,这一文章的发表,激起了特黎社会的反美浪潮,并在欧洲白人与美国人之间留下了深深地裂痕。

    1830年3月6日,梁伟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命令虎子、黑熊和灰熊率领各自的麾下火枪骑兵,进攻大平原南部地区,这里是天然的高山草原,是美国后世最重要的畜牧区,十分适合骑兵作战。

    特黎社会与美国的矛盾加剧,乐坏了暗中支持特黎的英国人,在巴麦斯顿的努力下,一笔笔来自英国的援助物资不断地运送到特黎社会中。梁伟对于现在的英国援助物资并不放在心上,他更关心的是技术工人和先进设备的进入,在某些领域,特黎社会已经完全领先于欧洲列强,只不过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

    1830年4月1日,完成了统一美国大平原的北部地区扫荡的鹿角和坐牛,返回了日出之城。历时3个多月的北部平原战略顺利完成,按照梁伟的预先计划,鹿角和坐牛率领的4万特黎步兵战士,在大平原北部纵横开阖,白狼旗所到之处,不是自动请降,就是轻松占领。这些原本属于苏族和夏延族的领土被迅速夺回,并按照梁伟的意思设立了4个聚居营地和2个军事要塞,一个将勇武之城越过落基山脉向东扩展的勇武新城,一个位于后世美国丹佛市的耸立之城,一个是连接斯内灵堡和丰收之城(原奥哈马)之间的广袤之城,斯内灵堡被改名为坚固之城,还有一个是位于密苏里河中游流域的先锋之城,聚居在此区域的印第安族人被打散后分别安排在这4个城市中。在普拉特河的中游设立了开拓要塞,在苏必利尔湖的北侧与加拿大的交界处设立了猛士要塞。这2个要塞的设立,使整个特黎社会在美国大平原北部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加强了特黎族对北部大平原地区的控制。

    先锋之城的设立有效地建立了大高原与大平原北部的中转补给站,加强了钢铁之城等前沿城市与大高原的联系,并对钢铁之城等前沿城市提供了后卫保护。

    广袤之城的设立使特黎社会形成了由钢铁之城、丰收之城、广袤之城和坚固之城组成的前沿防御线,加强了特黎社会对美国的东部防线,彻底断绝了美国轻易进入大平原北部区域的可能。

    耸立之城的设立使特黎社会形成了对大平原中南部战略南北夹击的态势,有利于中后期的大平原作战。

    当梁伟遇刺的消息传到横扫大平原北部区域的鹿角和坐牛耳中后,二人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对迁徙到这里的美国白人,采取了强硬的措施,许多在这个区域开垦土地的美国白人被这2个家伙驱赶到了先锋之城,然后把这些美国白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捆绑到了密苏里河边直接被愤怒的特黎步兵全部砍头处死,大约3000多名美国人被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密苏里河的河水。后世被美国称为密苏里大屠杀事件。但在当时这个事件被隐瞒了下来,梁伟在知道这一事件后,看着洋洋得意的鹿角和坐牛,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气。这一事件在后世也被算到了梁伟的头上,成为其第二大诟病。

    4个城市和2个要塞的设立,使特黎族加快了进入了大平原北部的步伐,大量原本生活在大高原的特黎族人被迁徙到这里,开垦这里肥沃的土地,这里也渐渐称为了特黎社会的粮仓和林业基地。

    在梁伟鼓励生育的政策下,到1930年整个特黎社会的总人口突破了800万人,已经超过这个时期的美国600万人口,整个特黎社会所占的地域面积也达到了50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当时美洲的强国之一。

    1829年年底,梁伟在钢铁之城新建了第二火枪兵工厂和第一火炮兵工厂,第二炮兵兵工厂也开始列上了建设日程,加快了特黎步兵的换装力度。梁伟想利用这一有利的间隙,迅速地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