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四章 琅琊台(第2/3页)  死人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去流波山。

    老者见我答应下来,开口道,“欲上流波山,先行琅琊台。”

    说罢,便不再出声,而此时我的脑袋开始嗡嗡作响,整个人便陷入了一种模糊之中。当我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此时自己正安然无恙的坐在大殿后面的议事厅里面,手上还端着已经空掉的茶杯。茶杯之上还冒着淡淡的香气。

    看来老头已经撤去了幻境,他最后一句话让我有些匪夷所思,“欲上流波山,先行琅琊台”前面半句的意思倒是很好理解,只是这琅琊台听起来像是个地名,不过这地方到底在哪儿,我却是不知晓了。

    我坐在椅子上将心情平复下来,老头说完这句话便撤开了幻境,显然是不想再与我多说什么,若是我现在追问定也得不到回应。

    想罢,便抬步出了太清宫,打开了宫门出门而去。此时刘宗成和祭祀恶灵依然站在宫门前。祭祀恶灵见我出来,脸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冲着我微微点头。刘宗成也没有多嘴,只是说要立刻带我下山。

    这崂山的态度着实让我有些捉摸不透,之前那般毕恭毕敬的邀我前来,此时又这么着急忙慌的送我离开。按理说,我是他们请上山来的,且不说好酒好饭伺候,至少也要客气一番带我参观下崂山的风景吧,可现在为何是这么仓促的送客,这让我有些咋舌了。

    不过我也不是那种赖死赖活的人,既然不愿意留客,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随即带着祭祀恶灵跟着刘宗成下山去了。

    一路上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刘宗成只是送我们下了山便告罪说门派中杂事繁多,便匆匆而归了。

    我看着他离去背影,不仅暗自感叹摇摇头,先前对他的那些好感此刻已经消失殆尽了。

    回到酒店之后,我把柳如絮叫了出来,将今天和老头的那些谈话纷纷说了出来,问及他们有什么眉目没有。当提及老头要找东皇钟的时候,柳如絮的反映同我之前一样,感到十分的惊讶,倒是祭祀恶灵还是一副冷淡的样子,看起来满不在乎。看来这件事情依然是指望不上他了。

    不过当我话说完,祭祀恶灵却是一脸的疑惑不等我发问他便说道,“自那场大战之后,我原以为东皇钟也一并落入了山海界,没曾想却是出现在了流波山。”

    我只是微微一愣,并没有多想这件事情,眼下最重要是弄清楚琅琊台到底是什么地方,它和流波山又有什么联系。

    一旁的柳如絮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的响动,只是在低着脑袋像是在想些什么。我却是毫无头绪,只能默默地坐在一百年等着他开口。

    果不其然,约莫三五分钟之后,柳如絮抬起头来,眼神中充满了喜色。看样子他应该是想到了什么,便急忙开口询问。这才缓缓说出这琅琊台的情况。

    其实这琅琊台离我们并不远,正是位于青岛的黄岛区的琅琊镇中。早先我翻阅的旅游指南上有过介绍,只是当时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寻找流波山的消息上,并没有留意到。

    史传琅琊台最早为越王勾践所建,越王勾践灭吴后,为了统领被吴战败的齐地,遂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筑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封禅泰山,便把齐地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因四时主祠建于琅琊台上,故“南登琅琊”。秦始皇到琅琊台后,为这里秀丽的山海风光所吸引,遂迁3万户百姓,重筑琅琊台。

    当然这些只是历史记载,算不上有多新,其中也没有我想要的东西。

    不过柳如絮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提起了我的兴趣,柳如絮说道,“琅琊台便是徐福东渡的起点。”

    徐福东渡,海上求仙的事迹早已经广为人知。据说当年海面上常会突然冒出楼阁、神山、神仙等等景象,神灵活现,转瞬即逝。每出现这般仙境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