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九章北上(第1/2页)  明末之军国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沿海登陆,两栖攻击;驶入长江,或威胁漕运,攻掠湖广。如果海军陆战队够强,甚至可以在北方搞出更大的动静。比如已经秘密联络了很长时间的义军,能够大力支援的话,起义的烽火又将给清廷沉重一击。

    水师,海军陆战队,在新的策略下,越来越显得重要。当然,如果义军能够抛却私心,出兵助战的话,战争将更加乐观。起码,广东是无法抵挡明军的两面夹攻的。

    阳光有些刺眼,打断了朱云扬的思绪,他随手掏出一副墨镜,戴了上去。海风吹拂,海鸟在空中飞翔,蓝天白云,波涛起伏,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思索,在甲板上撑起大伞一躺,倒是惬意舒适的很。

    可惜——朱云杨微微苦笑了一下,在甲板上瞭望了一会儿风景,便起身走进船舱。坐到桌案后,朱云杨摘下墨镜,拿出一份份公文审阅起来。

    政府已经走上了正轨,这使朱云杨变得轻松,只是听听汇报,重要的事情把把关,已经变成了确确实实的领导,而且是大领导。

    南洋的胜利是物资保障的胜利,为了支撑北伐的战事,其他守备部队已经基本停发了火枪c子弹c火炮c弹药。火器虽然犀利,但消耗也是相当惊人,依靠目前的军工工业,也只能勉强保证一个大战役持续的供应。也就是说,明军还不具备四面出击的物资基础,这跟军队的数量无关。

    光复广东,在人力c物力c财税上能够得到很大的扩充,但具体要多长时间恢复实力有多大的增强。朱云杨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粗略的估计。不管怎么样,胜利就是胜利,广东到手,则意味着明清双方的实力差距又有了进一步的缩短。

    这帮家伙,打起仗来就不知道给我省着点用。朱云杨看着前线的报表,不禁咧嘴叹气。还有一座坚城要攻克,不知道又要消耗多少弹药。

    这就是热武器战争的特点,要是换上大刀长矛,粮草当然还是重中之重,而其他的物资则会大大减少了。后勤的压力,还包括了运输的繁重。北伐可以大半依靠海路,要是在内地作战,恐怕便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按照后世军队的划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冷兵器c冷热混合c热武器c骡马化c半骡马半摩托化c摩托化目前明军的性质应该处于冷热混合,到热武器军队之间的阶段。要向骡马化过渡,谈何容易?

    说到骡马化,可不是多给军队里添些骡马便完成的。要知道,解放军从“徒步化”到全部实现“骡马化”,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历程。所以,朱云杨给明军定下的目标是半骡马化的半骡马化,也就是尽量使重武器和物资依靠畜力运输,士兵依然是徒步。应该配属的骑兵部队也削减到最低,只能起到斥候和传令的作用。

    便是这种最简陋的“骡马化”。明军也不能马上实现,财力是一方面,如何凑齐足够的骡马,又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把民间的骡马都集中起来,耕作效率必然下降,又会使粮食产量无法保证民用和军需。所以。只剩下了外购一途,即使再加上南洋缴获的马匹,仍然是杯水车薪。

    归根到底,又回到了财政和金钱上。只要有钱,没有的可以买,有的可以扩大生产规模。

    购买马匹。建造船坞,移民,增建工厂,扩充军队到处都伸手要钱。即便是海贸正在蒸蒸日上,即便是朱云杨使尽浑身解数,这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

    思虑良久,朱云杨提笔批复了扩充军队的全额拔款。又想又算,他在增建东宁兵工厂的数额上作了修改。一口吃不成胖子,能制造弹药便可以了,造枪造炮还是以后再说吧!

    舱门轻轻敲响,朱云杨应了一声,“东方号”舰长柳德英走了进来,施礼已毕,询问朱云杨是否要靠岸休息,很快便要到广州湾(今湛江)了。载着朱云杨这个身份尊贵的亲王,船队行得不快,且靠近海岸线,尽量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