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四起义六(第1/3页)  明末之军国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什么?”这下连胡海山也动容,军中现在正急缺兵器,尤其是火统,整个军中也不到一百杆鸟枪,如今眼前此人一出手就是一百杆火统,二百柄刀,虽然不知质量如何,只是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张府平却是镇定了许多,他更明白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赵大人,不知我军要得到这批兵器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不需要任何代价,王爷有言,鞑子进入中原为的是断我华夏衣冠,使数万万汉人皆为其奴隶,此仇非一家一姓之仇,仍所有汉人大仇,只有能打鞑子,王爷都会给予支持,眼下这些兵器只是第一次,如果有需要,会运来更多兵器。”

    两人听得面面相觑,还有这等好事,张府平还以为至少应该让他们效忠,对于张府平这样的人来说,如果需要效忠才能得到这批军械,恐怕会有很多人反对。

    “赵大人,当真不需要任何代价?”张府平怀疑的问道。

    “当然,若是两位不相信,马上就可以跟我去取。”赵海潮肯定的答道。

    “慢,现在外围有大量鞑子军队,你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兵器离这里有多远,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你设置的诡计,想引我们出去后趁机消失我们。”胡冷冷的问道。他对于何地身份依然不相信。

    赵海潮想摊一下手,只是现他的手依然被绑着。只得将手放下:“两位,外围虽然有大量鞑子没错。可是福建靠海,两位头领不妨问一下押我进来的陈四兄弟,是不是在东南方向现在下,何况在下存放兵器地地方也不是在福建。而是在离福建不远广东的交界,不知两位头领还有什么疑问?”

    “在广东,赵大人,草民得罪了。”胡拱了拱手,眼下义军与清军开战,清军没有理由在广东方向伏击自己。何况两百把刀和一百杆火统并不需要太多人搬运,清军没有必要如此辛苦设伏只会了歼灭自己一只小部队,只是他心中还是奇怪。天地会怎么能从满清的地盘运兵器。

    赵海潮伸了伸手:“两位首领,在下”

    胡连忙拍了拍自己地脑袋:“瞧我。”亲手替赵海潮解开手上绑着地绳子。

    在营寨中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赵海潮带着一队人马出前往取兵器。虽然胡赵两位老大差不多已经相信了何地身份。只是出寨时。依然蒙着脸走了大半个时辰之后才取下蒙布。

    这次取兵器地行动很顺利。两天之后。一百杆火统c两百把刀c二十幅甲胄就到了胡张二人手中。胡海山只看了一眼就大喜过望。这些兵器地质量居然比他们现在军中最好地兵器还要好上一筹。忍不住一样一样试过。最后换上了一身华丽地甲胄。胡马上感觉到部下看自己地眼神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大头领。你穿上这身甲胄太威武了。就象一个常胜将军。”陈四夸赞道。

    胡身上穿地可是明光甲。这种明光甲从唐朝开始流传下来。以兜鍪护头。兜鍪两侧有向上翻卷地护耳。兜鍪还缀有垂至肩背用以护颈地顿项;胸甲分左右两片。居中纵束甲绊。左右各有一面圆护。两肩覆盖披膊。臂上套有臂护;腰间扎带。腰带之下有两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裹缚吊腿。这种铠甲地结构非常完备。而且重量轻便。防御力却大大地提升。

    明光甲名称地由来和胸前及背后地圆护有关。这种圆护以铜铁等金属制成。为了防止生绣。打磨地极其光滑。可以照见人影。在战场上穿明光甲。由于太阳地照射。将会出耀眼地明光。

    明光甲制作不但繁锁,而且价格极高,就是当年大唐军中也只有高级将领才能穿,没想到这二十套铠甲中却有二套。看着胸前闪闪亮的铠甲,胡心中大感满意,斜眼望着陈四:“这次你带回来了一个财神爷,也挑一件铠甲换上

    陈四大喜:“多谢大头领。”

    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