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行动(第1/2页)  明末之军国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台湾应该是一个种稻子的好地方,按理说迁来的移民是饿不着肚子的,可天灾也比不上人祸啊!如果说历史上的大起义半数的因由是台湾吏治的腐败,三成的因由是受到严打的天地会,那么余下的两成因由就是刚刚生的事情。这场意外使得富庶的台湾旬月不到的工夫竟然没了可流通的粮食。(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单凭天地会的会众也闹不了如此大了。)

    田野里的稻谷还没彻底黄熟,就被匆匆割下来运走。台湾的清军在村镇之间团团转悠,奸猾的衙吏大斗大斗的称量,台湾民间的稻谷仿佛是岸滩的沙粒被潮水卷滚而去。数以万计的民户只能拿着一袋袋明显不够数的银钱,看着辛苦勤劳打下的粮食被一车车的拉走。

    而更让他们预想不到的是一月不到,整个台湾的米店都挂上了歇业的牌子,台湾没米了。这算不上要命的大事,不远的吕宋c越南都可以买到,只要向官府施足了银子,白花花的大米不用多长时间就可以运来,只可惜的是的来的银钱明显不够买下足年的粮米,这一年算是白干了。

    这所以出现这样的事,那是因为台湾官兵和粮商勾结,他们把台湾的大米强行买断,再用高价卖给闽浙一带的米商,而这些米商最终会将粮食卖到刚刚平定了战乱的内陆。

    最初,李进才也曾想到事态的不对,曾制止过镇营的走私。现在可还在缉拿天地会呢!若是台湾的百姓被天地会挑起了激愤闹腾起来,事情就不大好对付了。

    但台湾府知府很快就使人送来了五千两银子,这些都是倒卖稻米得来的。于是乎一切“完好”如初。

    诸罗c彰化两县居民以福建移民为主,民风彪悍,米粮之灾本就是平白落下的无妄之灾,现在又加上无辜没逮捕的数十名百姓,人心顿时就有了不稳。

    七月二十七,彰化知县刘峻c北路营副将赫生额c游击吴世文,带领了三百名清兵,开到离开大里杙七里路的大墩,也就是现在的台中市,这些人算是来压阵脚的。

    本来这也乱不了,可不知怎么的几个脑袋被驴踢了的蠢货自作主张,清剿起了天地会。他们不知道谁是天地会会友,谁不是天地会会友,却是乱抓乱杀,而目烧了不少附近的村庄,弄得很多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蹲在路旁号哭。

    此时的张青早已经得到了朱云扬的旨意,多年来训练的人马也悄悄地集结到了大里代庄,此地离大墩仅七公里,只见大墩城内火光冲天,哀号一片。张青趁着民情激愤,当即立断揭竿起义。

    为了麻痹官兵,张青故意让族长“携牛酒伪至军前献款”,并声称:“请缓师,当擒张青敬献麾下,以保村中老幼。”族长本来是不愿趟这趟浑水的,可谁让他兄弟c儿子都已经入了天地会。张青在展人员的时候,最先策动的就是自己的亲人c朋友c乡邻。

    清将赫生额志大才疏。纯粹是草包一个。竟然信以为真。以至于清军“益懈。不为备”。

    当晚。义军主力来到大墩。清军误作是“献款者”。后闻呼杀之声。方知中计。“始苍皇为备”。入夜。有人假称奉知县之命自潜回。有机密求见主将。进见时。来人以秘藏手雷投出。清将赫生额c吴世文及知县刘峻等。皆当场毙命。

    次日。起义军又乘胜进攻彰化县城。途中不断有人加入。到达县城时。起义军已达三四千人。

    七月二十九天降大雨。清军弓箭难施。加上守城官兵二百余人。且多系老弱。起义军冒雨攻城。顷刻拿下。台湾府知府这时恰好在彰化县便与该县地摄理知县刘亨c都司王宗武c同知王长庚等一起送了性命。起义军缴获到大批粮食与武器。并释放了狱中囚犯。

    八月。张青在彰化创建政权——督台将军府。自明为定南将军。剪辫子。复汉冠。重立大明律令。于乡镇之间布告示:一是剿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