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苦难(第1/2页)  明末之军国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时候听大人讲过八月十五杀鞑子。现在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吃月饼,很少有人知道八月十五杀鞑子是怎么回事儿了。据说八月十五吃月饼是从八月十五杀鞑子而来的。其实要说起来,八月十五应该是一个民族解放的纪念日。

    元朝的时候,中国人做了亡国奴,在蒙古人的异族统治之下。蒙古人本是游牧民族,不知道怎么治理中国这么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元世祖忽必烈灭了南宋以后,有人主张,干脆把汉人都赶走或杀掉,把整个中原大地变成蒙古铁骑的大牧场。有投降的汉人大臣,也就是汉奸,说这样不上算,把这些老百姓留着,让他们纳捐赋税,比让地上长草养马的经济效益大多了。元 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

    但忽必烈对汉人不放心,于是就采取了类似红军时候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办法,往每个村子里派一个军代表。大点儿的村子会多派几个,每个军代表负责若干个家庭。

    为了防止汉人造反,村民的一举一动都要向军代表回报,不能随便集会,出门走亲戚都要事先批准才行。而且一到天黑就不许汉人出门儿。据说那会儿汉人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而且那菜刀是由军代表保管的,用的时候去拿,用完了马上就要还回来。

    那是一场空前的屈辱,军代表是不带家眷的,也不带粮票。他们的吃住,包括夜生活,都又他们管理的村民们负责解决。按照政策规定,军代表有初夜权,不管谁家娶了媳妇儿,第一夜都要和军代表睡。所以那时很多人家生了第一个儿子都摔死,不是大人心狠,是因为不知道是谁的种儿。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生出的孩子都是自己的。不论是谁家的姑娘媳妇儿,只要军代表要想和谁睡觉,汉人都是要服从的。做丈夫的只有在军代表不需要的时候才可以和自己的老婆睡觉的。

    汉语里有个词儿叫铁蹄下的蹂躏。说的就是哪个时代。什么叫蹂躏,就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敢说不。为什么说铁蹄下的蹂躏?因为蒙古帝国是建立在马背之上的。那时候,我们中国人,不光是被人蹂躏,还是任人蹂躏。

    摔死头生子,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这么做的。而且即使不是头生子,也保不齐不是蒙古人的种儿。又经过了这么多代人,我们现在大部分的汉人,实际上已经不是纯粹的汉人,而是汉族和蒙古族杂交的后裔了。

    这样熬过了几十年,终于有了汉人的红巾军起义。但起义是要联络的,那会儿又没有什么手机传真互联网之类的通讯工具,要有也被过滤了。那靠什么联络呢?据说起义前汉人们互相送月饼,在月饼里面夹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收到月饼的人家看了,再做同样的月饼,送给别的人家。于是越传越广,越传越多。到了八月十五那天晚上,趁着花好月圆的时候,各村都把军代表杀了,造反就开始了。几经奋战,汉人终于打败了蒙古人,脱离了元朝的统治,蒙古军队又退回到了蒙古草原。汉人建立了自己的朝代,就是明朝。朱元璋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建国以后,每到八月十五的时候,就给士兵们发月饼,就是为了纪念八月十五杀鞑子。那时候没有国家法定节假日那么一说儿,发月饼已经是级别相当高的纪念活动了。从那儿以后,才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元朝是在十三世纪末年灭掉南宋后统一中国的,而大规模的汉人造反是十四世纪中页发生的。从时间上看,揭竿而起的那些人,就是蒙古军代表强奸中国妇女之后生出来的那一代人。可能是这一代人从小看着自己的母亲受凌辱,自己被欺负因此对蒙古人特别的仇恨。当亡国奴的那一代是看着自己的媳妇和儿媳妇被人糟蹋不敢发脾气,但下一辈人就不一样了,被人糟蹋的是自己的母亲,仇恨入心要发芽,所以长大了之后,无论如何也要报仇。

    这段历史,有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