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烽烟再起(第1/2页)  盗世圣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冰雪消融,冬眠的动物纷纷爬出了巢‘穴’,加入了与‘春’天有关的动物大合唱。。。

    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战马嘶鸣,喊杀震天。

    这一年的‘春’天,大楚国冠西王翟龙彪、玄武将军张佰仟统帅青州兵马,兵出‘玉’‘门’关,向大齐飞虹关发起强攻。

    这一年的‘春’天,在芳草萋萋的草原,巴尔斯大汗麾下的草原联军与突尼族部落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血拼。

    这年‘春’天最重大的一场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自然是大齐护国新军与大楚、马家军联盟的生死对决,它将最终决定谁能成为未来的天下之主。

    巍峨雄伟的飞虹关,似一道从天而降的彩虹。它是大齐对付关外游牧民族的坚实堡垒。像一个老态龙钟却身子骨十分硬朗的老者,虽饱经战火洗礼仍泰然地目视前方,巍然而立。

    若干年来,大大的草原部落对这座著名的关隘实施了不下百余次攻打,奔腾的马蹄总是被迫在关前止步,未有一次跨越成功的记录。从而使飞虹关成了草原部落心永远的痛。

    这一来仰仗着飞虹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几经加固加高的厚重城墙。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齐朝廷对这个大齐‘门’户,咽喉要道十分重视,驻军多为大齐王朝的‘精’锐之师,其将士勇猛善战,个‘性’顽强,韧劲十足。

    如今飞虹关的守将为韩世忠,一个脸颊瘦削,目光冷峻的西北汉子。他曾是骠骑营马钰的副将,行事沉稳、干练。

    收到青州大楚兵马兵出‘玉’‘门’关,向飞虹关杀来的线报,他目无表情地挥了挥手,命令擂鼓聚将。

    端坐在帅案之后,耳畔传来隆隆的鼓声。韩世忠抬首望向窗外,心脏也随着那‘激’越的鼓声起起落落。那日送别自己追随多年的马钰将军,只盼着他凯旋而归,熟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此后韩世忠屡屡疏朝廷,请求往飞虹关增兵,一来可以再攻‘玉’‘门’关,杀向青州府为死难的骠骑营弟兄们报仇雪恨,二来可以趁机前突草原腹地,涤‘荡’各自为战的草原部落,防患于未然。

    无奈朝廷不思进取,对他的奏表视而不见,只将目光聚焦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护国新军身。后来兵部实在被他央告烦了,总算给飞虹关派了一些杂牌军算是把他打发了。

    韩世忠将军心有苦难言,这些杂牌军原先几乎没过战场,军纪涣散,战力低下,典型的窝里横。初到飞虹关便与原先遗留的骠骑营人马发生了不大不的几次冲突。韩世忠不得不投入极大的‘精’力,重新整合队伍,争取让新来的与自己原先的人马融为一体,提高他们整体的战斗力。

    可是如此一来,别是拉出队伍攻打‘玉’‘门’关,为马钰将军报仇了,连前突扫‘荡’草原部落他也不敢了。战机转瞬即逝,当青州府内‘乱’这个天赐良机出现时,韩世忠正埋头训练打散后重新整编的队伍,从而白白错失了为马钰等骠骑营将士报仇雪恨的绝佳机会。

    如今他觉得队伍拉练的差不厘了,红巾匪寇却也早已缓过劲,竟然主动杀‘门’来。

    韩世忠将军止住纷‘乱’的思绪,缓缓抬起头来。却发现帐齐聚一堂的手下将领们正‘激’烈地争吵着。原来一帮人主张死守飞虹关,坐等红巾匪寇送‘门’来再迎头痛击;另一伙人则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在‘玉’‘门’关及飞虹关之间设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韩世忠起身抬手止住了诸位将领的喧哗,开口道“诸位稍安勿躁,具体打法我们慢慢商议。根据线报,此次盘踞在青州府的红巾匪寇几乎倾巢而出,志在必得!也许这是个为马钰将军复仇,为骠骑营一雪前耻的机会!我只想请诸位将领牢记一句话,也烦劳各位一字不差地转告手下士卒我等与红巾匪寇不共戴天,关在人在,关破人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