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本事(第2/3页)  全职国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给患者说这么肯定的说法,哪怕是他有着十二分的信心,说话也会保留几分的。

    做人不能太傲,说话不能太满,凡事太过往往容易出事。

    可这一次,方寒却说得非常笃定,正是针对之前石鹏林的质疑。

    不得不说,今天的运气也好,这个患者正好应了方寒之前说的那句话。

    虽然患者确实患的是中耳炎,可在中医的范畴,并没有中耳炎的这个说法。

    患者的症状是因为脾胃虚弱引起的,不找到源头,不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所有的治疗都只是徒劳,亦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之前的一些药物也不能说是全然无效的,只不过你这边治标,根本没解决,还会导致问题的再次发生,当治标的速度赶不上问题发生的速度,其实和没治疗也没什么区别。

    就像是外科医生常规的止血一样。

    如果只是小创口出血,上点药,包扎一下,血液中的血小板本就有凝血功能,慢慢的出血就会自己停止,上了药,包扎了,避免感染,伤口也就慢慢痊愈了。

    可如果是血管破裂,那么仅仅上点药包扎一下很显然就行不通了,你这边给伤口上再多的药,再如何的用纱布清洗,血还是会不段的流出,因为根本性问题没解决。

    之前方寒嘲讽说患者找错了科室,其实应该去胃病专科,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脾胃虚弱,脾胃上的问题嘛,干嘛要来耳鼻喉科?

    科室不对,看什么病嘛。

    这其实就是很多中医医院划分细致科室的弊端。

    划分了科室,也就限制了科室医生的领域扩展,医生们自己都把自己当做是耳鼻喉科的,总是怎么研究治疗相关领域的。

    而现在很多研究中医的人也都喜欢这么搞,一些纯中药制剂,中成药,药盒子上都标着治疗什么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什么扁桃体肥大等等,用的都是西医的病名。

    如此研究中医,岂能不本末倒置?

    方寒之所以这一次直接笃定的告诉患者,一剂见效,三剂而愈,就是为了告诉这些人,中医的手段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的。

    青年正准备伸手接药方,宋恒云却伸手接了过去,笑着对青年道:“我先看看。”

    青年又坐了回去,他自然是没意见的。

    宋恒云看了一遍方寒开的药方,然后把药方递给石鹏林:“小石,你也看看吧。”

    石鹏林接过来,看了一眼,然后又默默的把药方放在了方寒的面前。

    方寒开的方子石鹏林是认识的,四君子汤加炮姜、白芷。

    药方很简单,只不过石鹏林之前就完全没有想到。

    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懂这个药方,而是辩证不清,诊病不明,亦或者思维完全被局限在了“中耳炎”三个字上面。

    “这是方子,您拿好!”

    宋恒云拿起方子,在上面签了字,然后递给青年,柔和的道。

    这个方子之前方寒签过字了,只不过方寒不是人家医院的医生,这个方子青年拿着也是没法在医院抓药的,宋恒云签了字,那就不同了。

    “谢谢宋老,谢谢方医生!”

    青年起身道了声谢,他刚才听出方寒的名字了。

    “石主任,谢谢您,我就先走了。”

    青年也向石鹏林道了声谢。

    宋恒云是石鹏林请来的,在这一点上,石鹏林对青年患者的事情也算是上心,对方道谢也是应该的。

    “您慢走!”

    石鹏林点了点头。

    等青年患者出了诊室,宋恒云这才道:“小石啊,你们这些人,下了临床这么多年了,都成了主任医师了,怎么还是放不开思维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