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没有本钱(第1/3页)  重置199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陆远有系统,肯定会这时给他发布任务:“请在两个月内赚足四千!”

    可惜,没有。

    没有新手大礼包,更没有任务奖励。

    这个小山村在九五年才通过扶贫项目通上电,一三年才铺上石子路。距离最近的一条水泥路,还是一一年某位大的不像话的领导途径后,才修上的。

    此时你想去最近的镇上,先得走过二三十里的泥腿子的山路,再赶上一天只有两班来回的大巴,否则就得徒步走上三四个小时。

    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居然困住了数代人。但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

    哪怕出生在镇上,在此刻的陆远看来,都等于含着金钥匙的二代。因为道路的问题,限制的不仅仅是经济,同时还有思想。

    陆远睡不着,翻来覆去了半天后,还是爬了起来。

    摸着黑跑到屋外的墙角撒了泡尿,再蹑手蹑脚的回来。现在才七点,但已经见不着光了,没有夜生活,更没有娱乐,连收音机都没有。

    老陆和李玉香都已经睡了,呼噜震天响。只有二妹和小妹的屋子里还有一点声音,家里虽然有两盏煤油灯,但基本上不点,因为费油。

    拿了一盏油灯回屋,点开,再床上垫上两本书,铺开一张还算是干净的纸,咬着笔头陆远开始想以后的出路。

    他先在纸上写了个92。

    在这个大风口的年代,有很多发财的机会,无数的人都为此错过,捶胸顿足。作为风口上的一员,陆远曾经梳理过了这一生可以暴富的机会。

    “八十年代投机倒把,九十年代前期股票,中期期货,后期土地。”

    八十年代还在抱着‘吃国家公粮’的思想,那会做点小生意都被视为投机倒把,是天大的政治错误,要去蹲局子,吃牢饭。

    敢撸起袖子干的,都是一些无业游民和刑满释放人员。

    尤其是走私倒卖电器,更是能够大赚特赚。如果能够成为万元户,其经济地位堪比后世的亿万富翁。

    “现在做生意依旧可以赚钱,衣食住行四大项,都是无法缺少的。想要在两个月内赚到四千的生意不是没有,必须要独门生意,可我一没有本钱,二没有路子。”

    “股市!”

    陆远想了想,又提笔开写。

    九十年代是股票发行的年代,但没人敢买。国家为了‘推销’股票,政府甚至以红头文件名义,和任务一样分配给各单位干部,让他们带头购买。

    敢投资股票的人,甚至会在一夜间暴富,连自己都莫名其妙。

    最出名的莫过于川省的红庙子,有人形容,‘你在红庙子市场这头买了股票,刚走了200米,你的股票就翻番了’,可见其火爆。

    “九二年底至九三年初,熊市,跌!”

    写到这,陆远停了下来,他又重新看了一遍,叹了口气:

    说到底,他没有启动资金。

    翻了翻口袋,12块2毛5,还是崭新的第四套钞票。

    “大好的牌局,我居然没有上桌的机会。”

    “哥,你还没睡呢?”

    一阵轻声把陆远从懊恼中惊醒,他抬头一看,发现陆遥站在门口。

    “没呢,想事情。”陆远一边不留痕迹的把自己刚才写的纸条攥成一团,塞进兜里,这纸条上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哪怕陆畅不认识太多字,他也不敢暴露。

    “你怎么也没睡?”顺口问了句。

    “我出来解手,看见你这灯亮着,就过来看看。”陆遥指了指灯,“你在写作业么?那我不打扰你了!”

    家徒四壁,四间连在一起的土坯房只有三扇门。

    堂屋c爹妈屋,还有牛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