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成亲(第1/3页)  明传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夫子,这次多谢您了。”赵彦面带羞赧,对李夫子说道。

    李隐李夫子呵呵一笑,道“无妨,若不是王员外拿着金瓶梅的话本过来,老夫都不知道国美竟能有如此文笔,只是却未免太过谨慎了。”

    赵彦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学生既然进了官场,有些事便是身不由己,若是让他人知道学生写了这种话本送进了宫里,学生的名誉是小,万一连累了陛下,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清楚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

    李隐将手中刚印出来的话本放下,点头正色道“你思虑周密,老夫从未进过官场,只是人云亦云,却是欠考虑了,只是国美你为何让老夫用兰陵笑笑生这个名字来署名?可是有什么深意?”

    “呃”赵彦一愣,想了想才道“学生琢磨故事的时候灵光一闪,觉得这个名字与金瓶梅这部话本甚是相合,故而才先入为主,请夫子直接用这个名字来为故事署名。”

    “原来如此。”李隐点点头,随即不禁笑道“你也回来了七八天,可知如今整个真定府都因你这一部金瓶梅而躁动不已?自从王员外让人放出风声,说此书乃是老夫化名而作,这两日已有三四波人前来见老夫,为的便是向老夫请教这写作之道,可是老夫之前从未写过此类话本故事,委实有些难以拿捏啊。”

    赵彦惭愧道“学生给夫子添麻烦了。”

    李隐挥了挥手,笑道“这却是无妨,以前老夫只痴迷于四书五经,想着有朝一日能同你一般金榜题名,于其他事情却是所知不多,如今经此一事,老夫倒是对这类话本小书起了兴趣,如今心里已然构思了一篇故事,待过些日子老夫将其打磨圆润,便能将其写出来。”

    “那学生到时定要第一时间拜读。”赵彦道。

    王业交友广阔,既有手段,也有城府,比自家半路出家的便宜老爹要靠谱的多,所以赵彦给王业的信里将事情的始末大略交代了一番,随后嘱咐王业一边暗地里找可靠的书坊将金瓶梅印制出来后在整个北直隶散发,一边寻到李隐李夫子,务必做通他的工作,替赵彦将写作金瓶梅的名头顶替下来。

    王业很有能力,在赵彦从京城回来之前,已经将话本在整个真定府散发了不少,随后又说通了李隐‘冒名顶替’,到了现在,听说这部话本已然散进了京城,只是作者却是个籍籍无名的老秀才,而非少年进士新任翰林。

    “父亲大人,这个小小的庶吉士还真有些急智,稍微听到些风声便大费周章使人冒名顶替。传言说这话本乃是深州一个老秀才去年写出来的,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嘿嘿,好一个滑不留手的庶吉士。”

    毛贵恭敬的将茶盏奉上,王振接过茶盏抿了一口茶,笑道“无妨,老夫只是借内阁敲打敲打这个小泥鳅罢了,若是真的将他弄得名誉扫地,那这话本老夫还能看到吗?”

    “父亲大人英明神武,只恨那小小的庶吉士不识抬举。”

    王振呵呵一笑,问道“曹吉祥那边如何?”

    毛贵道“宁阳候陈懋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听说已然迫的贼众向西去了,想必再过些时日便能平定叛乱,班师回朝了。”

    “嗯。”王振突然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说这些乱贼为何要叛乱?安安生生过日子不好吗?”

    毛贵闻言顿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好半天才一挥拳头,赞同道“就是,这些乱贼实在不是东西,安安生生过日子多好,特别是那个贼酋邓茂七,要不是他登高一呼,这叛乱根本叛不起来,最该死的就是他。”

    王振眼望窗外,呢喃道“也不知老夫还能活多久,大丈夫在世,若是不能马上建功,那此生何益啊?”

    “啊?”毛贵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王振的节奏,又等了好一会儿才恭维道“父亲大人春秋鼎盛,定然长命百岁,不,长命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