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会试(第2/3页)  明传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检这关都没过去,被军士搜检出随身的夹带后,按照某位上官的吩咐,将其披枷带锁立在这贡院门口,只等会试结束后再行处置。

    一名胡须斑驳的半老举人紧闭着双眼,虽然瘦弱的身体在沉重的枷锁下有些颤颤巍巍、似倒未倒,却犹有精力低声呢喃着:“完了……何至于此……我如何这般蠢呐……一世的声名全毁了……”

    其他几名想要作弊被揪出来的举子们,其心理素质未必便比这名老举人强多少,其中泪流不止者有之,怔怔发呆者有之,妄图与附近的军士解释者亦有之,前途一朝尽丧,由不得他们不绝望,然而奇迹并不会出现,等待他们的最轻处罚也是革除功名,终生禁考。

    会试第一场的考题依旧是考四书义和五经义,从县试到乡试,又从乡试到会试,赵彦早已非吴下阿蒙。考题发下来之后,赵彦先大致浏览了一番题目,随后在脑中构思一番,之后才开始打草稿。

    第一篇四书义的考题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照例是破题承题那一套。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谈不上漂亮,但还算规整的文字在赵彦笔下一一出现,不谈文章内容,只说这一笔字,若是阅卷官看了,估计会捋着胡子审视两眼,若是碰上有选择困难症的考官,估计还会与其他卷上的文字做一下对比,最后迟疑着的打个叉,这位考生,不好意思,人家字写的比你好看,你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用了两天时间写完四书五经题,赵彦最后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字及其他影响卷子美观的东西,这才小心的将其放到一旁,之后才站起身活动了一番。

    累就一个字,但是没办法,这是自己自找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赵彦如今只能如此自我安慰了。

    随便吃了些东西,然后蒙头大睡,次日天刚破晓赵彦便醒了过来。二月的清晨略有些冷,好在号舍中可以生火做饭,等赵彦吃完了入场之后的第一顿热饭后,各种负面情绪已经强制性的被其抛到了脑后。

    第二场依旧是考试论、判语、诏诰表内科,靠着出色的记忆力,赵彦很顺利的便答完了这一场。

    第三场考的是经史时务策,实际这就是一种问答题,在整场考试中所占比重是最低的,而用来淘汰大多数考生的是第一二场的考题,所以考生只要思路不太偏,逻辑性稍微严密些,那这第三场绝对是妥妥的过,况且也没几个阅卷官会仔细看这第三场的卷子。

    时间眨眼到了二月十五的晚上,白天下了一阵小雨,此刻号舍里湿冷湿冷的,赵彦缩着身子用手一摸额头,有些烫,暗道自己可能着凉了,强撑着点燃木炭烧了些热水,略微喝了几口之后便沉沉睡去。

    二月十六,赵彦浑浑噩噩的随着人流走出贡院,他此刻浑身难受,连之前怎么交的卷子,怎么从号舍出来的都记不起来了。

    迎接考生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将贡院门口围了个密不透风,李二与张顺站在人群前面,一眼便看到了小脸苍白的赵彦。

    “张兄还未出来?”赵彦强打着精神向张顺问道。

    张顺正要答话,眼珠一转却直接看向赵彦身后,嘴里说道:“公子,你可算出来了。”

    张文渊样子比赵彦好不到哪里去,双眼无神,脸色苍白,发髻散乱,走路一摇三晃,不过他只是身体虚弱所致,并不像赵彦一样着了凉,染了风寒。

    回到李循的小院之后,李循照例不在家,秋月见赵彦是被李二背着回来的,顿时吓了一跳,听说赵彦似是染了风寒之后,忙招呼厨娘胡氏去请大夫,结果被李二拦住,说是张顺已经去请大夫了,秋月这才与胡氏一起忙前忙后服侍赵彦与张文渊二人安顿下来,随后又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