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开考(第2/3页)  明传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多时曾至二十人,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多由同考官经手。

    今日赵彦与张文渊二人早早便起身整理行装,秋月与厨娘胡氏在旁帮衬,一应事物整理妥当之后,赵张二人随意吃了些东西,期间与秋月闲聊,才知李循自昨日便不曾回家,说是最近几日公务繁重,只托秋月替其祝赵张二人此次能会试连捷,光耀门楣。

    曹鼐与张益身为正副主考官,依据规定早已先行进了贡院,被‘隔离’了起来,是以初八日上午,正统皇帝任命阁臣、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高榖祭奠孔子先师后,大明正统十三年会试正式开始,贡院打开,考生入场。

    大明立国至今已有近百年,文风渐盛,此次参与会试的举子以及国子监监生粗略一看,至少也有两千多人,况且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作弊,需要层层搜检,故而考生入场的速度并不快。

    赵彦与张文渊各自背着行李排在队伍中随波逐流,远远的早已看到贡院门口站着几名军士正在行搜检之责,被搜检的那名老举人发髻被打开,衣衫凌乱,带着的行李也被翻检的乱七八糟。

    搜检完毕后,那名老举人也不知是气的还是不曾在人前如此衣衫不整过给羞的,一张老脸变得通红,手忙脚乱的收拾完随身物品后,嘴里嘀嘀咕咕说了几句抱怨的话,那负责搜检的两名军士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这个‘举人老爷’,嘴里吓唬道:“搜检已毕,还不快快入场,若是堵塞入口,我等虽是小小军士,却可奏请主官将你以扰乱考场之罪拘捕,到时不说你还能不能参与此次春闱,怕是以后的春闱也参加不了了。”

    明代初年,对应考举人的入场搜查比较宽,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此已歌《鹿鸣》而来者,奈何以盗贼待之?”《鹿鸣》是《诗经》尔雅的第一篇,是贵族们宴会的诗。《诗序》说:“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乡试发榜后,各行省都要举行“鹿鸣宴”,宴请中式举人。朱元璋的意思是说,参加会试的举人,都是经过各行省选拔出来的品学兼优的人才,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所以,在洪武年间,会试搜检之法时行时罢。

    由于放松了搜检,应试举子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到了后面的嘉靖末年,入场夹带的情况日趋严重。嘉靖四十四年,明世宗“始命添设御史两员,专司搜检,其犯者,先荷枷(戴枷索)于礼部前一月,仍送法司定罪”。从此以后,搜检十分严格,甚至要解衣脱帽。对于这种矫枉过正的作法,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科场》中深表感慨,他说:“四十年来,会试虽有严有宽,而解衣脱帽,一搜再搜,无复国初待主体矣!”

    如今是正统年间,此次会试之所以搜检如此之严,一是因之前顺天府乡试舞弊之事,二是因某人看读书人不顺眼。

    前者自不必说,后者说的某人既然有着能影响本朝抡才大典的能力,那身份自然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明眼人只要静下心去想,自然能猜出是谁,只是对于其动机能猜出来的人却并不多。

    李二与张顺将赵彦二人送至贡院门口后,便被维持秩序的军士驱赶到外沿的人群中,此时二人正踮着脚在贡院门口的那一排排队伍中搜寻赵彦与张文渊的身影,冷不防身后传来一阵喧哗,二人回身一看,却不知是谁家几名膀大腰圆的家丁正在人群中横冲直撞,等到在人群中趟出一条路来之后,两名年轻的贵公子才在一名华服老者的陪伴下走了过来。

    李二与张顺同样被挤到了一边,只是二人心性稳重,虽然被推搡了几下,却也没有动气,况且一看对方来头就不小,是以只暗地里啐了一口,便不再理会来者,若是他二人回头去看,说不定能认出来人中的那一老一少,正是前番乡试时在悦来客栈有过一面之缘的朱镇与王真。

    朱镇一行人弄出来的动静不算小,只是一看便大有来头,维持秩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