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莲子与巴豆之祸(第2/3页)  明传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望,你且安心养病,无须多礼,待你病愈后,本官再为你与好学庆贺一番。”

    赵彦本就没有起身见礼的意思,闻言浅笑道:“那学生就谢过李知州了。”

    李岩听赵彦叫的生疏也不在意,好言抚慰了赵彦几句,便借口州衙事务繁忙告辞而去,赵信身为主人自然要将其送出去,房间里便只剩下赵彦与张文渊两人。

    “张兄,还不知道你这次高中桂榜多少名?”赵彦靠坐在床榻上,与张文渊闲聊。

    张文渊笑道:“我却是听说了,赵兄这次高中桂榜十八名,却是要比我强多了,我只是比孙山靠前一名而已。”

    那就是倒数第二名了,这几天乡试的消息陆续传来,赵彦也知道此次北直隶乡试共计录取了四十五人,却是要比其他省份少的多,只差不多相当于南直隶录取名额的半数,原因自然是因为考前有人泄露考题所致,导致最后有二三十名本应上榜的生员被黜落,听说还砍了几个人的脑袋。

    “那也不错,这秋闱除了‘解元’之外,其余举子不过是陪衬罢了,排名多少无关紧要。”

    张文渊点点头,道:“赵兄也听说了吗?此次北直隶乡试有人泄露考题,主谋已被砍了脑袋,从犯也都被从重处罚,不知多少人拍手叫好,只是此事却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赵彦不解问道:“张兄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

    张文渊笑道:“不错,族中一名长辈在京师做生意,最近回来走亲,偶然间与我提及此事,说是此事还涉及到宫中的太监王振。这泄露考题之事如果隐秘进行自然是无事,奈何事有不密,被闹得沸沸扬扬,不说朝廷的官员如何,只说宫中的王振便第一个饶不了这主谋,赵兄可知为何?”

    赵彦之前小睡了一会儿,脑子还算清醒,闻言思索片刻后答道:“莫不是主谋没有给王太监送礼?”

    “着啊!”张文渊轻拍大腿,赞道:“赵兄是我见过最聪慧之人,举一反三之能实在不凡。”

    赵彦谦虚两句,张文渊继续说道:“正如赵兄所言,那主谋本以为事情做的隐秘,况且因为出身的地域不同还一直看王振不顺眼,便没有事先与王振通气,更没有给王振送礼,结果王振知道此事后,直接进言皇上将主谋凌迟处死,不过朝中多位大臣上奏说凌迟之刑非十恶不赦之辈才能享用,最后才改成斩首。”

    “张兄可知主谋之人是谁?”赵彦心中颇为好奇,现阶段敢和王振对着干的人,那权势肯定不会小,没想到最后却还是难逃一死。

    张文渊歉声说道:“这个我却是知道的不太清楚,族中长辈也是道听途说,说是主谋乃宫中的一名老太监,似乎是先帝时候留下的人,其祖籍云南,一直看以王振为首出身北方几省的太监们不顺眼。”

    地域歧视,这是任何年代都避免不了的事情,赵彦摇摇头,继续问道:“春闱将近,不知张兄是如何打算的?”

    张文渊答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此次秋闱上榜虽是侥幸,来年却也想去京师试一试,赵兄可愿同往?”

    “这是自然。”赵彦扯动嘴角笑了笑,随即突然想起曾经在桃村见到过的刘吉,不由挑了挑眉头,心道应该不会这么巧吧?这刘吉好像就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士,如果此次会试遇见刘吉,那岂不是还有可能遇见万安和刘珝?他们三人乃是同一科的进士,后来又都入了内阁,史称‘纸糊三阁老’,若是此次会试遇见他们,那可真是太有趣了,也不知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已然初具‘纸糊’的资质。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张文渊告辞离去,他前脚刚走,李筠后脚便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青瓷小碗走了进来。

    “小郎,喝点稀粥吧。”李筠将小碗放在桌上,伸手去托赵彦的后脑勺,像之前喂药一样将其靠在了自己胸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