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前往真定府(第1/3页)  明传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明传万里最新章节!

    南庄李家是个大家族,李应秋这一房是嫡传一脉,李应学那一脉离得也不算远,而且李应学会来事儿,又是自家人,所以李应秋放心将一些事情托付给他,谁想此人心术不正,伙同王家米铺的掌柜马六一起伪造账目,仅三年的时间,便从王家米铺中贪取了近三千两银子。

    李应学与马六双双跪在李家正厅前,面对着确凿无疑的证据,对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李应秋看着与自己长得有三分相似的李应学,满脸寒霜的说道:“你与马六触犯国朝律法,官府自会按律惩戒,只是你身为我李氏族人,今日本家主却是要先请家法,正族风。”

    一名管家装束的老者越众而出,其双手捧着一本线装古书,恭敬对李应秋道:“老爷,家法在此。”

    李应秋点点头,问道:“李应学之所为,应如何责罚?”

    那老管家也不翻开书册,径自流利唱道:“李氏子孙若有为恶不悛之徒,家长疾之,众族詈之,并决杖二十,不改,公送官治之,斯可以惩劝矣。”

    待老管家话音落下,李应秋扫了一眼围观的宗族男女,怒声道:“李应学为恶不悛,多次与人勾结妄行歹事,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不容其狡辩。老夫秉承家法,欲先责其脊杖二十,而后将其逐出宗族,可有人有异议?”

    宗族,顾名思义,宗族内的人都是同一个祖宗,血脉传承,打断骨头连着筋,凡是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族,如果某个人被逐出宗族,将被无数人耻笑唾弃。

    围观众人无人出声,李应学是个聪明人,他听李应秋要将自己逐出宗族,原本木然的脸色第一次有了变化,他膝行到王业跟前,伏地痛哭道:“王员外,我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求员外原谅,只是恳求员外能在家主面前为我这个罪人说一句话,千万不要将我逐出宗族,下半辈子我愿做牛做马报答员外。”

    王业寂然不动,李应学扭头看了一眼马六,恨声道:“罪人愿将大半家产并入族产,马六藏银子的地方罪人也知道,愿意为王员外指路。”

    马六猛然起身抬脚向李应学踢去,却被一旁看守的李氏族人给强自摁倒,他一边挣扎一边骂道:“好你个李应学,你这个黑了心肝的忘八,要不是你引诱我,我又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等事情来,如今你我本是同病相怜,你却背信弃义想要拿我的银子来做投名状,你个混账,老子死也不会放过你。”

    李应学最终并未如愿,李氏宗族的族老一致同意将其逐出宗族,然后交由官府法办,至于马六隐匿起来的银两,也被王九在米铺的库中挖了出来。

    李筠已经换过一身衣服,此时她藏在族人身后,透过人群缝隙看着逐渐远去的马车,想到今天自己所受的‘屈辱’,不由暗自紧紧握住小拳头,嘴里嘀咕道:“登徒子,你给本姑娘等着,本姑娘早晚让你好看,哼。”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是千山绿……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柳只碍离人目……

    赵彦不知道辛弃疾做这首词时在思念谁,纷繁的心绪竟惹得他连这大好春光都只觉嫌弃,反正他此刻游目四顾,看着平原上的遍地绿意,只觉得心旷神怡。

    真定府城在深州正西,赵彦与刘景几人坐着马车在路上行行复行行,第五天下半晌才远远看到了府城高耸的城墙。

    北魏、隋、唐、宋、金、元以来,真定一直是作为郡、州、路、府、县等治所所在地,各朝代在真定城内设置的衙署也不尽相同,譬如除了基本的府衙门、县衙门之外,还有路转运使府、都转运使府、燕南肃政廉访司照磨署、节度使府、真定路兵马都总管府等等。

    明朝建立后,历任真定府署各级官吏,对真定城内的公署衙门又先后进行了修建缮葺,并在此基础上又有增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