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第1/3页)  买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仪完西北边事后,看着左右群臣,赵祯又问。

    “众卿家还有什么事吗?”

    想了想,左下方的庞太师是小心翼翼的上前道。

    “官家,关于确立皇子一事”

    闻言,赵祯本来还算大好的心情瞬间低沉起来,厌烦道。

    “行了行了,朕乏了,你们先退下吧,有什么事改日在议。”

    众臣无奈,见得赵祯一脸难看的面色,也不想再触霉头,只得是点头道。

    “官家保重龙体,臣等遵命。”

    说着,便以此退了下去,而见群臣都退了下去后,赵祯是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心烦意乱道。

    “还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啊,每次都拿这个问题来烦朕,就不能让朕好过一天吗?”

    旁边的内侍有些尴尬道。

    “官家,你就别置气了,看开点吧。”

    赵祯是摇头苦笑道。

    “呵,看开点?你叫朕怎么看开点?朕自问仁德不亏,也不知道老天爷为何要如此惩罚朕,要朕后继无人,是朕真的错做了什么吗?”

    内侍听得赵祯语气哀伤的这样说,急忙权威道。

    “官家,你就”

    赵祯却是罢手道。

    “行了行了,你也别说什么了,都先下去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内侍们也很无奈,但同样不敢打扰此刻心情烦躁的赵祯,应了声是后,无声无息的退了下去,留他一人在迩英阁里痛苦的闭着眼,揉着眉心。

    的确,赵祯是整个大宋朝最仁德的天子了,甚至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封建王朝里,最仁德的天子了,这并非说说而已。

    比如赵祯有一最宠爱的贵妃张氏,真的是对她宠爱到了极点,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

    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赵祯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臣的反对,唯一跟所有朝廷大臣正面硬刚了一次,在皇后在世的情况下,就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痴情得有些过头。

    可是,即使如此,对于张贵妃再怎么宠爱,一旦牵涉倒江山社稷、官员任免等国家大事,赵祯都并没有被美色所惑,依旧很有分寸的。

    像是张贵妃出身寒微,在宫中难免受人歧视,于是总盘算着拉自己娘家人一把。

    而张贵妃的父亲和兄弟都不够争气,或者早丧或者无能,只有伯父张尧佐还算争气,虽然关系疏远了一点,但毕竟是娘家人。

    在张尧佐担任地方官多年后,名声还不错,被顺利调到中央,可是担任什么官职好呢?

    张贵妃看中了“宣徽使”一职,这是皇城各衙门的最高负责人,是皇帝的大总管,权力极大,油水多多,一般都是由国防部副部长(枢密副使)兼任。

    可是,张贵妃枕头风吹了很多遍,赵祯总是迟迟没有动作,张贵妃每天都哭哭啼啼,赵祯实在招架不住,只得答应试一试。

    甚至每次临出门时,张贵妃都还拍拍赵祯的肩膀,说:“官家今天可不要忘了提宣徽使的事啊。”

    赵祯能说什么?只得是连连说:“得了得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无奈,赵祯上朝后虽然宣布了这项任命,可是包拯等一众大臣却是极力反对,说话慷慨激昂,乃至于唾沫都喷到赵祯脸上了,尴尬之下赵祯更加无奈了,只好放弃,不再强求。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赵祯有多么的仁慈虚心,而且还不止如此,在这个故事的原文后面还有一段奇怪的文字。

    “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