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圣像画壁(第2/3页)  已死回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处阡陌桑田,屈指可数可几户人家,“喔喔喔……汪汪汪……”仿佛几声鸡鸣狗吠就能就能把这个世界填满!这里本来充满了人群的欢乐气息,不过瑾言却是没有看见一人。就连那间或飘来的鸡鸣狗吠也不见其鸡犬模样。

    瑾言就伫立在桑田路畔,想要寻觅这种欢乐之中的身影!然而一切都是枉然无果,他正要踏步换个地方的时候,一个和蔼可亲可敬的老翁声细语突然在他身后响起:“可是问道而来?”

    瑾言急忙转身回首,却是不见其人,然而再次转身之后,眼前就突然出现了一个骑着一头老黑牛的苍翁。这苍翁头须皆白,额头顶上也秃谢了一片,脸上的皱纹和他骑坐身下的老黑牛那松弛折皱的黑牛皮一样没有了激情的感觉。

    “可是问道而来?”

    苍翁见瑾言没有出言回话,只是在不断地打量着他,遂再次出声询问道。

    “这个老人不简单啊!”

    瑾言乾坤星瞳也无法看清此人的深浅,心里暗暗惊奇不已。遂也不慌不忙地对苍翁行了一个礼,回问道:“老人家,此处何地,道在何方?”

    “此地无为村,道可在其中?”苍翁老人却是一答一问。

    “我心有为意,道可在其中?”瑾言问道。

    “不仁,不仁?亲友如相问,冰心在玉壶。”

    苍翁老人回答越来越是玄妙,问答之中开始不知有些不知其所意。

    这世间有两种符号,自然符号和约定符号。而这两种符号中又衍生出两种新的符号,即是不可知记号与模糊不清的记号。语言与实在以某种方式稳固地彼此连结在一起。而每一个记号,无论是什么样的记号,本身都是事物。任何记号之所以有意义,乃在于先前为某些理性存在者提供意义,事物之所以是以记号乃在于被赋予意义,因此,在事物与记号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别。记号本身能够表现出事物的意义有无数多种,这些意义被意识捕捉到的概率都是相等的。

    瑾言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动荡不安起来,思维意识形态也在发生各样的改变。“还是不要再玩什么文字游戏了,不然自己真的被绕晕在里面了。”他感觉自己的内心之中闪过了无数个念头,这些念头模糊却又清晰,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该选择那一种情况,这时又会有一种莫名地直觉告诉了自己该要选择这种情况。这种奇妙感觉就像是一种不可知地计算中,多出了一种必然的概率常数,使得这个答案无限地接近了或者是已经是那种测不准的绝对答案。

    “不仁、无仁、无仁、不仁?”瑾言似乎已获得了某种答案只是,答案中仍然有着新的疑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苍翁老人说完这话,骑着老黑牛消失在了原处。

    “气分的变化,动而用之便有,静而藏之了,就好象停留在静止状态,因此愈动而愈生生不已,生生不已和永远活动,互为因果,互为生活,在动态中,愈动愈出,永无有穷尽,也永远没有尽止,然天地与万物,毕竟都在动态中生生不已的活着。其然乎,其不然乎。不仁并非不仁,无为非无为。”瑾言思悟玄乎,其疑惑不断,其解悟亦是无穷。

    “假装无为、实有为。不言成真、真不言?”瑾言再次声答问,已然空无一人。

    “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内心光明如日月,却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众生,凡夫俗子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边际到底在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