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章 神速筑城(第2/3页)  逆天改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提到那个名字,顿时浑身一震,有一种莫可名状的眼神盯着对方。

    刘仁玉被老爷子盯得久了,心中不免有些发毛,于是他便低声问道:“大帅,怎么了?”

    “没什么。”祖大寿收回目光,看向别处,然后好似不经意一般询问刘仁玉道:“仁玉,你觉得袁督师如何?”

    “外人只道他投了鞑子。”刘仁玉微微一笑道。

    “哦,听仁玉的意思,似乎并不认为袁督师通敌卖国?”祖大寿猛然回头,又盯着刘仁玉,眼眸中满含着激动的神采,颤声问道。

    “督师他一心为国,绝不会叛国,他老人家只是办事的方法不对,被奸人陷害而已。”刘仁玉迎着祖大寿的目光,一字一句道。

    “仁玉此话出自本心?”祖大寿愈发激动道。

    “确然出自本心。袁督师若是想通敌卖国,只需带着你们关宁军投降建奴,再献出山海关即可,何必费那么大力气,跟建奴在京师死战。”刘仁玉从容道。

    “对啊,你说的对啊,难得你一个边地的游击都知道这个道理,朝廷当道诸公,还有皇上难道就不明白吗?”

    祖大寿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着京城的方向一阵嘶喊,引得左近官兵夫役纷纷侧目。

    “大帅,督师是皇上亲自下旨抓的,咱们做臣子的也莫可奈何,咱们还是守本分,当个忠臣吧。”刘仁玉见祖大寿情绪有些过于激动,便出言规劝道。

    “忠臣!呵呵,本镇若是想做忠臣,现在只怕已经被东厂的番子抓走了,唉!罢了,多说无益,咱们为皇上守好辽东便了。仁玉,你自在此指挥筑城,本镇去别处看看。”祖大寿说完这句话,便别过刘仁玉,带着一脸复杂的神色,又去他处巡视去也。

    刘仁玉望着祖大寿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道:“知道袁督师救过你的命,所以说几句他的好话给你听,这样,咱们合作起来才能更加亲密无间。”

    他在心里嘀咕完这句话,接着便去看看混凝土做的如何了?

    近一万名夫役在靖边堡军的指挥下,捆扎完长方体钢筋固件儿,便将它们放到地基之中,随后,靖边堡军便将混凝土灌注到长方体之中。

    现在这个时节,恰好是农历7月初,折合成后世常用的公历也就是8月份,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算明末进入了小冰河期,炎炎夏日也还是热,所以在毒辣日头的照射下,地基表层的水泥眨眨眼的功夫便被晒干。

    混凝土若是干的太快硬度就不够,所以刘仁玉又下令隔一段时间,就给混凝土浇水。

    这等过程持续了两日,城墙地基的混凝土已经开始发白,这就表示混凝土已然初步干固。

    刘仁玉特令进行下一步。

    此时,城墙的基座已经打好,刘仁玉便命令夫役们搭建脚手架,用木板覆盖3米高的钢筋骨架,灌注混凝土,浇水,过上三五天,这一段城墙干固,再来下一段。

    筑城的过程很是顺利,跟着靖边堡军一起筑城的夫役们对此等筑城法的进度之快,以及泥巴居然能变成石头这件事都感到万分惊异,他们还以为靖边堡军都是神仙,会点泥成石呢!

    而靖边堡军的兵士们见到这些夫役们的情状,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要知道,当年刘仁玉刚刚使用此法筑城的时候,他们这些靖边堡军也以为刘仁玉是神仙,会点泥成石。

    刘仁玉对这等事情浑然不知,他只是每日与祖大寿计算筑好城池所需要的时间。

    “大帅,按照目下的进度来推算,大凌河堡总共只需20天便可完工,接下来的任务只是令匠人制造城门,吊桥,另外再引大凌河河水作为护城河即可。”刘仁玉笑呵呵地对着视察的祖大寿道。

    “果然神速,仁玉此法大妙,锦州城墙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