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春耕(第2/3页)  逆天改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田去也。

    一般来说,耕田还是要用耕牛来耕为好,但是因为现在靖边堡比较困难,耕牛不够,需要5家合用一头耕牛,那些没有耕牛来耕地的百姓们又都等不及了,于是他们干脆不要耕牛,自己亲自上阵,抡起锄头就在田地里一阵猛刨,恨不能把地球挖一个洞。

    ********

    “百姓们的热情很高!。”刘仁玉望着热情如火的百姓们,对着身边儿的马天君感慨道。

    “那是自然,从前他们要么就没有田地,要么就是佃户,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而且田地里的收成大半是自己的,他们当然会热情高涨。”马天君笑着回复道。

    “天君说的有道理。你看百姓们如此卖力,几日可以耕完所有田地?”

    “您当初给每户分了10亩田,若是有牛来助力,每日至多也只能耕出两亩田来,考虑到5家合用一头耕牛,则全靠人力的话,只怕需要更多的时间,学生认为只怕要10日方可耕完。”马天君在心中默默算了一阵,回复刘仁玉道。

    “十日就十日,左右麦苗还在温室里面儿养着,也不怕耽搁时间,百姓们精耕细作总是好的。田地就跟人一样,你把它伺候好了,它的回报超乎你的想象。”

    “将军说的新奇,不过却很是有道理,学生佩服。”

    “嗯,我也就是随便说说。对了,天君,农事终究还是属于你们民政方面儿的事情,我今日来主持一个春耕大典,以后就不会专门来管农业上的事情。以后,施肥,水利灌溉都要你来管了。”

    “将军,这都是学生的分内之事,学生自当会好生管理。”

    “嗯,百姓们把麦苗种到田里以后,暂时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要忙,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启动植树造林计划。你要记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靖边堡,延绥都会是我们的家,咱们一定要把这里改造成北国江南,让这里再一次绿树成荫,适合人居住。”

    “是,将军,学生记下了。”

    “嗯,好了,继业,德胜,铁牛,文山,仁杰,左挂,此间已经没有我们什么事了,咱们这就回去,从前咱们招收的新兵已经经过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过几日就来个全军演武,我倒要看看各个兵种都训练的如何了。走,先就就都跟我回兵营去训练。”

    刘仁玉把话说完,便带着手下几个武官径自回返靖边堡军营去也。

    ******

    话说百姓们为了早点儿把田耕完,以便早点儿开始种植麦苗,白日里紧锣密鼓地耕田,这自不待言。有些百姓为了加快进度,甚至不惜冒着风险,到了晚上也不回到城里去,都借着月光的帮忙,挥舞着锄头继续挖田。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挑灯夜战的事情,也就几家几户在干,后来因为中国的百姓都有从众的思想,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进来,到最后,马天君都不得不亲自到场监督,吃住都在田地附近。

    如此,百姓们加班加点,原本预计需要10日才能耕完的天,居然只用了6日便耕的差不多了。

    马天君见百姓们都把地耕完了,便派人从镇北堡调运麦苗来。

    百姓们起初对刘仁玉所说的温室培育麦苗这种技术还将信将疑,等到他们看到实实在在,正好符合生长季节的麦苗时,他们才相信刘仁玉所言不虚,原来真的有这样的技术,可以让麦苗在寒冷的时候就开始生长,到了天暖的时候再把麦苗搬到田地来来种植。

    等到百姓们发完了感慨,接下来他们自然是把麦苗从货运马车上拿下来,小心翼翼地转移到自家的田地里去种好。

    麦苗种到地里去了以后,接着就要浇水施肥。

    百姓们到了要浇水施肥的时候,才体会到兴修水利和兴建大型公厕的好处。

    百姓们的田地无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