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京师告急(四)(第2/3页)  逆天改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众人各自回应道。

    刘仁玉等大伙儿鼓噪一阵,便开始布置出征方略。

    “我们与建奴交战,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意,只带经过长期训练,且剿过匪的那几个最早的旗出战,新兵全部留在镇北堡中继续训练,训练之余还顺便防备蒙古人和流贼。我大军出征作战,堡内不能没有方面大将坐镇。嗯......,”刘仁玉思忖有顷,突然唤道:“二狗。”

    “卑职在。”

    “我觉得你经过历练,已然非常沉稳,另外在镇北堡一役中所献方略堪称妙计,故而坐镇的事儿就交给你了,你可要把担子挑起来,建设,训练,一样都不能拉下。”

    “是,承蒙大人厚爱,敢不尽心竭力。”

    “嗯,甚好,你所部那一旗还需精干军官统领,你可有适当人选,给我推荐一下。”

    “大人,卑职举荐本局副百总马文山。”

    “哦,此人是何来历,有何专长?”

    “大人,这马文山卑职曾经细细打听过,这厮实在是个异数,在陕北这块儿人吃人的地界儿,他居然在极度乏食的情况下长出一身腱子肉。另外这马文山虽说不甚高,但他身形极宽,力气极大,下盘极稳,前几年他们家逃荒的时候,遇到寻常几个山贼,强人,他提一根粗大木棍,将个横扫千军耍的密不透风,生生打死几个匪盗强人。”

    “是吗,他学过功夫吗?”

    “不曾学过。”

    “自学成才啊,真有一套。你接着说。”

    “是,大人。其他流民在看到他的神勇之后,都聚在他们一家左近寻求保护。等到大人您招揽流民的时候,马文山为了给自个儿的老娘找个安稳的窝子度晚年,便在镇北堡落脚,接着为了分到好田,他又毅然投军,等到投入军中,说是要选副旗总,他这个旗里的恰好都是原先跟着他那些流民,这个副旗总又有谁敢跟他争,于是副旗总便是他马文山了,后来,大人您又扩军,他又成了副百总。所以卑职才举荐他。”

    “此人武功也算高强,那他脑子好使不?该不会是李逵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汉吧?”

    “大人,这个马文山虽然长得粗大,然做起事来却是极为细致,卑职只说一件事儿,大人就可以知道此人绝非粗汉。”

    “哦,什么事儿,说来听听。”

    “此人训练之余,还可以自行缝补衣物,他的针线活儿做的,啧啧,就连翠芝都是交口称赞。额觉得马文山这厮长的这般粗大,还能做针线活儿,必然是粗中有细,有智计的人,大人,您觉得呢?”

    刘仁玉听了何二狗额描述,不知为何,脑海中浮现出了施瓦辛格缝十字绣的场景,他想上一阵,就突然浑身一个激灵,应声道:“嗯,嗯,说的很有道理,这个人不错,就让他代你出征吧。你散会以后自去与他分说任务,我就不叫他来了。”

    “是,大人,额记下了。”

    “嗯,好,二狗留守镇北堡,继业,德胜,铁牛,仁杰,都各统本部兵马,备足二十日的口粮,带好军械,铠甲,明日一大早就在校场集合。”

    “大人,为何要备足二十日的口粮,我军出征兵士都骑马,而辎重有马车运送,不出10日便可到京师,到了京师,朝廷自然会派发粮饷,咱们又何必动用堡中集藏呢?”李继业觉得既然为皇帝打仗,朝廷肯定会发粮饷的,于是他不解地问道。

    “我且问你,若是到了京师,朝廷不派粮饷,你怎么办?饿着肚子打仗吗?”刘仁玉反问道。

    “这,咱们为朝廷打仗,朝廷必然会派粮饷的吧。”李继业被刘仁玉一问,支吾半响才很不自信地回复道。

    “我问你的是,若是朝廷不发粮饷,咱们怎么办?”刘仁玉紧咬不放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