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迂回战术(第1/2页)  韩警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快出门时,想想还是给吉主任打了个电话。

    尽管局里一直把李顺承当一个乡干部而不是公安民警,但人家担任良庄公安特派员维护十几年治安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住院时没去探望,现在快不行了,局领导再不过来看看实在说不过去。

    张局不能来,万一被亲属缠着,当那么多人面,一些发票你是报还是不给他报。

    为体现局里对这件事的重视,袁政委和吉主任一起过来的,带一大袋中华鳖精、麦乳精、水果罐头之类的营养品。

    良庄风俗,弥留的人不能睡床,要在客厅打地铺。

    李顺承真不行了,躺在地铺上,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气若游丝。不能吃饭,只能喝一点米汤,还要靠家里人灌。

    当十几年公安特派员,得罪人无数。

    弥留之际,只有乡领导、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来探望。

    有气无力,说不出话,从眼神中能感觉出神智比较清醒,应该能认出谁是谁。看两眼,用眼神交流,累了,眼睛闭上。他爱人怕他再也睁不开眼,忍不住喊两声,再次睁开,再闭上。

    他儿子、女婿和几个亲戚在外面准备后事。

    党员干部,必须火葬,不能做棺材,不知从哪儿借来一块棺材盖板。

    如果……如果不行了,就把人移到棺材盖板上,按本地风俗举行一套仪式,然后再叫灵车送火葬场。

    成立治丧委员会,开隆重的追悼会,是领导和烈士才有的身后待遇。

    乡党委委员兼公安特派员算不上领导,在工作岗位上患癌症错,你这儿不像警务室,你这儿是良庄公安分局。”

    “让政委见笑了,我们这是沾乡里光。”

    吉主任坐下来,意味深长问:“小韩,干这么长时间公安特派员,做这么久基层工作,有什么感想。”

    韩博感叹道:“本职工作没什么感想,在其位谋其政,做好份内事。在处理与乡党委政府的关系上有一点,遇到一些麻烦事不能片面认为是‘非警务活动’而无动于衷,应该积极主动帮助党委政府解决疑难问题。

    尊敬乡领导,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为乡里做点事,遇到一些困难就可以向党委、政府汇报,党委政府自然而然会帮着解决。

    比如将企事业单位门卫收编进治安联防队,解决人手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形成联防联动机制,就是乡领导主动提出来的。又比如接下来的各村警务室建设,乡里会协调各村解决用房用电等问题。”

    上级要求公安不得参与非警务活动。

    可公安是“条块管理”,并以“块”为主,财权和人事权不独立,地方党政领导的话能不听,敢不听?

    更何况国情在这儿,司法并不独立,上级的各种通知文件,甚至人大常委会的一些决定,上面第一句话就是“各级公安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什么什么工作,不得参与非警务活动的要求根本不现实。

    敢打敢拼,有冲劲儿有闯劲儿的民警多了。

    现在的刑警大队副大队王解放,在家里排行老三,人称“拼命三郎”。刚刚出市执行打拐任务的归家豪,在刑警队时一样很拼,受过好几次伤,荣立过二等功。

    像这么敢打敢拼又会变通,能理解地方党委政府的难处,能处理好与地方党委政府关系的民警不多。说句不夸张的话,他这个公安特派员,干得是公安局长的事。

    太年轻了,要是有点资历,明年提正科之后当个副局长没问题,局里现在最缺的不是会破案敢破案的干部,而是他这种有大局观,能够独当一面的干部。

    袁政委满意的点点头,开始听取警务室工作汇报。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11.26”案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