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知己(第1/2页)  少男心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知己——写给张国荣先生的话

    转瞬之间,先生的生日又将来到。每逢这些重要的时刻,总要有写给先生的话,时间一长,仿佛已成了仪式。譬如在这个独处的夜晚,还有之后连续几天独处的夜晚,我将摒弃掉与外界的关系,呆坐于书桌旁,苦思冥想,为了那一刻的到来,推敲着字句。

    先生,我要向你承认,今年以来,与您是疏远了。虽然在人们看来,我们也似乎从未接近过。想到这样的疏远,我泫然而泪,因为也许疏远过后,依旧是疏远,也许深爱过后,便是咫尺天涯。

    曾在《三联生活周刊》看过的一篇关于先生的纪念文章:《他不认识你,却是你的知己》,我想作者并没深爱过先生,因为他最后在先生的纪念会上,从细细哽咽到号陶大哭的人群当中落荒而逃。虽非深爱过,却有能力写下瑰丽无比的这句“他不认识你,却是你的知己。”让爱着的人由此悲从中来,尤其在某些特定的时刻。

    “他不认识你,却是你的知己”,生命里最多思多忆,最绚丽无比的日子,是与先生伴随的每一天吧。我想生命中很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之所以要忍受日复一日庸碌的生活和言语无味的嘴脸,之所以要忍受行将崩溃又重建的信念,之所以要忍受漫长的清寂和寥落,和随时随地侵袭而来的漫长绝望,凡此种种皆能忍受,无非是相信有知己的存在。

    “他不认识你,却是你的知己”,更多的时候,知己是生命过程中曾相依偎着取暖的那个人,就象郭沫若在滴水成冰、严寒逼人的东京街头,毫不犹豫脱下自己的大衣,披上落魄老友郁达夫瑟缩的肩头;就象远在千里之外正遭受着非人折磨的吴宓,仍要去信至中山大学探询挚友陈寅恪的生死;就象与兄弟失欢的周树人在五味杂陈中抒写“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曾几何时,我也有过属于自己的知己,世事繁乱,烟消云散,我依稀记得,少女时笑靥如花的伴侣,轻狂时指点江山的同气,还有四月的香港,伏在我肩头大声哭泣的朋友。我在淡漠中,与日益疏离远逝的似水年华中,与他们一个个擦身而过。

    先生,我要向你承认,我是与你疏远了,一方面,我为这世界的绝伦精彩贪恋不舍,另一方面,背弃了你的日子里,我茫无头绪,无所适从。过去的很多时候,我忝居为你的知己,在探索和追随你的过程中跃向人生一个又一个的台阶,那是多么华美的馈赠啊。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实终你的一生,并不认识我,也从不晓得曾以何等力量点亮了我的人生,正因如此,那位不知名作者的话,才会如此打动了我的心。

    先生,我要向你承认,我是与你疏远了,我和你之间,所有知己之间曾有过的感动和情愫我都曾经有过,在沉沦于你的世界的那些不眠之夜里,碧海青天夜夜心,在深陷于为你著文的黑白颠倒的时光里,甜蜜与悲伤轮番噬咬的记忆,似尚在昨日。但如今,我失却了回归过去的门径,丰厚的馈赠总不能长久,就象我想要拥有一生,却无法阻止任它随风而逝。

    先生,我要向你承认,我是与你疏远了,当我在现实的困顿中迷惑无解,当我在这世间颠簸流离,当我踌躇于很多的十字街头,当艺术与美也不能丰润我苍白荒芜的思想,当仅靠信仰也不能成为支撑我的力量,我与先生渐行渐远。日复一日,我终于发现,前进的微光仍是渺茫,堕落的力量却超出我的想象。

    你不认识我,却是我的知己。先生,我这样说你同意吗?人的一生中,知己不断的出现,也不断的成为路人。其实,我早已明白,就象那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情形,主人公的结局,是华丽的泯灭于世间,纵然生命多么华彩,也只是独自一人的精彩。先生,你也知道,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精神世界中孑然一身的人,我之所以愿意应付那么多烦琐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