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向死而生(第1/2页)  韩娱之秘密讯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不知道看这本书的人平均年纪是多少,想必18岁以上是有了,也就是大家平均成年了,或许有比平均年纪小的,估计也小不了多少。

    如此说来,大家应该是有判断能力的人,本来不想写这些,毕竟我不是教育家,更不是老师,说这些无聊的话,实在浪费时间,但有的时候必须浪费一些时间。

    海德格尔有句话叫做向死而生。

    具体解释的话很麻烦,那就简单点说,就是面向死亡的生存方式。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一般都不会想这个问题,直到自己到了七八十岁,幡然悔悟,我以前为什么没那么做?

    假设我们现在都是20岁,可以活到80岁(当然有的人活的比这个长,有的短)。

    那么我们四分之一的人生已经度过了,还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可以活,那现在我们回想以前,会发现时间过的太快了。

    但我们真的有四分之三可以活?

    这个是不确定的,因为死亡随时会来,小学时候记得一个学校比我大一个年级的人被绑架,然后残忍的杀害。

    我没有见到他,但他的确消失了,那段时间我很害怕,怕自己会不会也被人绑架,然后杀害。

    这是一种本能的畏惧,每个人都会产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畏惧死亡,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死,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

    小说中的长生也一样,在长生的道路上也都布满了死尸,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这种死亡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但我们刻意忘记,不停模糊它,我们做错了吗?未必,毕竟大家也要活下去,这也就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

    但最后我们还是要面对它,不论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或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几年后也说不定,或许是几天。

    因为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未来是未知的。

    面对死亡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你反而可以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与其浑浑噩噩的度过余生,不如面对死亡,开启真正的生活。

    上面的话说起来或许很奇怪,有些不合时宜,但这都是事实,大部分人面对事实的时候就会想要逃避,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现实很残酷,但残酷的现实未必不是美丽的。

    与其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到最后才后悔,不如面对死亡和残酷,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许选择是错的,但又何妨?

    终归还是要埋入黄土,当然有的人会选择海葬,我个人喜欢海葬。

    假如明天会死,我会做什么?

    我会吃喜欢吃的东西,和喜欢我、我也喜欢的女人睡一觉,然后读自己喜欢的书,听自己想听的音乐,总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所以,你们呢?

    《存在与时间》里有一句话:“我们不应该让恐惧或别人的期望划定我们命运的界限。你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但你可以挑战它。”

    也就是说,我们不该让别人干涉自己的命运,你明天都要死了,但你想去踢足球,但你非常讨厌篮球,别人说我们打篮球吧,因为大家都说要打篮球。

    你会怎么样?

    是踢足球。

    但平时呢?

    你会选择篮球。

    这就是差别,也就是现实的状况,因为确信自己不会明天死,我们日复一日的妥协,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才后悔,我当时为什么没踢足球?

    尼采说过:“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这差不多是刚才那句话的最简单解释,你是听从于自己,还是受命于他人?

    我会听从自己。

    你们的选择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也只是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