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九章 樊家(第1/3页)  抗战之老兵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早上,大阳沟。

    全村的百姓都被集中在郑九家门前,一百多名伪军士兵端着枪对着他们。

    黄二狗让人从郑九家里搬出一套桌椅,摆在门口。

    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黄二狗人模狗样儿的坐在椅子上,斜着眼睛看着那些百姓。

    两名伪军士兵从人群中叫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推搡着来到黄二狗面前。

    黄二狗看了男人一眼,皮笑肉不笑的说:

    “三哥,昨天咋回事儿?说说吧?”

    被黄二狗称为“三哥”的男人叫赵三儿,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话少,属于那种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那种人。

    赵三儿比黄二狗大三岁,从小就对黄二狗十分照顾,每次见到村里别的孩子欺负黄二狗,赵三儿都会上前帮忙。

    可是黄二狗大了之后,却反过来欺负赵三儿,大阳沟三百多户人家,他去赵三儿家里吃饭的次数最多。

    赵三儿倒是从来也没有说过什么,只要黄二狗去了,他就直接给黄二狗盛饭添筷子。

    他不吱声,可他媳妇儿却不愿意受这份气。

    有一次赵三儿家里杀了只鸡,黄二狗闻着味儿就去了,一只鸡被他自己吃了大半儿,临走的时候还要把剩下的拿回去留着晚上喝酒。

    赵三儿的媳妇儿忍无可忍,张嘴骂了黄二狗一顿,鸡肉也没给他拿。

    黄二狗当时没说啥,当天晚上就带着刀偷偷摸到赵三儿家里,在窗户底下猫了半宿,趁赵三儿媳妇儿出来尿尿的时候,用刀挑了人家的脚筋。

    所有人都说这事儿是黄二狗干的,赵三儿的媳妇也吵着让赵三儿给她报仇,可是赵三儿就是低着头不说话。

    逼的急了,就来一句“二狗兄弟不能那么干”。

    赵三儿媳妇儿一气之下回了锦州的娘家,再也没回来;这十来年,赵三儿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拉扯大。

    黄二狗当上保安队队长之后,还真来找过赵三儿,想给他在保安队里谋个差事。

    可是赵三儿却说啥都不去,不管黄二狗说啥,他就四个字:不当汉奸;气的黄二狗狠狠的踹了他一脚,头也不回的走了,再也没来过。

    赵三儿站在黄二狗面前,依旧是老样子,一言不发。

    黄二狗耐着性子说:

    “三哥,我这可是头一个找的你,你可千万别犯拧,要不我可就不客气了。”

    赵三儿是个老实人,从来也没见过这种阵仗,看着那些黑洞洞的枪口,腿肚子早就开始转筋了。

    听黄二狗这么说,赵三儿嘴唇蠕动了半天,才勉强挤出一句话来:

    “兄弟,听三哥的,别当汉奸了。”

    黄二狗的火儿“腾”的一下就撞上了脑门儿,抄起桌子上的砚台就砸了过去,正打在赵三儿的额角,当时就崩出一条一寸多长的口子。

    赵三儿口中发出一声痛呼,顿时跌坐在地上。

    鲜血糊住了赵三儿的一只眼睛,他捂着伤口,疼的浑身直哆嗦,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黄二狗余怒未消,转头对那两名伪军士兵说:

    “把他给老子吊起来,打!”

    两名伪军士兵把赵三儿大头朝下吊在树上,抡起鞭子就抽。

    赵三儿的惨叫声随即响起,一声比一声凄惨。

    那些百姓的脸上全都写满愤怒,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阻止。

    一个黄二狗不可怕,但是那一百多条枪却足矣让那些百姓乖乖闭嘴。

    黄二狗撇着嘴,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扫过,语气中充满威胁之意:

    “都他吗听好了,二爷就想知道昨儿个那些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要是痛痛快快的说了,咱啥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