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五章:谁劝君王回马首(第1/2页)  帝国神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帝国作为这个时代,九州之中力量最强的诸侯王自然以武功为首务。

    帝国常备军队便达二十万之众,战时的紧急动员几乎能够充盈到近百万的士兵。

    而神秘无比,叫做铁鹰剑士的“特别部队”竟然只有百人之多,达到了万中选一、严苛得匪夷所思的比例!

    其中一名战士手执一面玄色大旗,上书“司马”两枚斗大的篆字。

    确实有人言是司马错主张组建了铁鹰剑士的精兵军种,并且亲自参与战士的选拔,而亲自指挥作战乃是闻所未闻,就算是之前与亚历山大的数次死战也丝毫没有动用这支王牌部队的意图。

    那为首战士此时正将一柄宽阔厚重的长剑重新调整回自己的身体的左侧、左肩位置,准备下一个回合的攻防较量。

    托勒密注意到本多忠胜开始注意到这局部的比拼起来,相对于大战略,他似乎更加关注剑术的比拼。

    而对于多数已经陷入步战的伙伴骑兵面对威势极强的铁鹰剑士战斗群,也不得不面色转为严峻,高度紧张起来。

    虽然此乃是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与东方九州之诸侯国大规模的会战,胜负之手却在眼下的这一点上。

    显然鬼谷子令秦军铁鹰剑士担当破开亚历山大远征军最为精锐部队的利刃,实乃以强对强硬撼之举,托勒密猜想以当世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之术冠绝神州之名号,他必然有利用阵法、幻术、驱虎驭豹之术避敌锋芒,逐渐乏溃对手的办法对付亚历山大。

    但却选择了以珍贵的“铁鹰剑士”截击,恐怕正是想要用亚历山大大帝最为骄傲的勇悍之力来击败他自己,令这位千古帝王输的心服口服。

    这样的策略虽然是中国古典哲学之中最厉害的一招,乃是的主张:“杀人诛心”!

    可这代价却绝不廉价!

    黑暗战士再次踏步向前,以手中的重剑向下劈斩,铁鹰剑士为首一人以阔剑剑脊进行格挡,双方很快战在了一起,一时之间难分高低。

    亚历山大和阿瑞缇斯也随后杀进阵中,带领伙伴骑兵与铁鹰剑士混战起来。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极为奇怪而又有趣的现象,上万名秦军步兵形成了一个口袋阵一般的奇怪阵型,亚历山大和他的部将门,明知将陷入不利的位置,却仍然蛮冲硬撞,杀将进去。

    而本来已经形成三面包围的秦国兵士,只是驻足高喊助威,任凭吼声震天,却不上前助战,披挂石甲的弩手竟然退去机弩之上的箭,以示不插手之意。

    恍然之间托勒密似乎看到了西周王朝之“礼乐”在此短暂的复兴。

    中记载的春秋早期的战争情景似乎昨日重现。

    大量的现代人对“邲之战”中楚军追击逃跑而掉进陷坑的晋国战车,教他们如何驶出陷坑和修理战车,一切停当之后,晋人再逃、楚人再追的故事哈哈大笑的时候,却未能深刻思索其中的道理。

    正所谓:“存在及真理”。

    周武王分封八百诸侯,不是宗亲便是曾经伐纣征途上并肩作战的挚友,正所谓“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虽然后来周室衰微,引出了诸侯纷争却也算是一家之亲戚的内部矛盾,只是争权图霸而已,并无赶尽杀绝的必要,打不过就逃,认下力量更为强大的作为家里说了算的那个就行可以了。

    而自宋襄公悲惨的教训之后,诸位王侯才逐渐接受“兵者,诡道也。”的战争思想。

    于战之中,始痛下杀手。

    鬼谷子聚古今兵法之大成,不会不懂得时代变迁,思想哲学亦沧海桑田的道理,今日在最终一战之中,复刻周礼下的“公平”战争,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周正周王室同宗、同族,九州共天下一家的思想一致对抗外族入侵的名号,恐怕最大的前提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