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燕蓝铁马(第1/2页)  帝国神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位于华夏大地北部的燕国同为周王朝姬姓王室血统的后裔,周室衰微之后不仅仅需要面对赵、齐两大军事力量的威胁,更是被山戎族的不断袭扰所困。

    作为泛匈奴族群之中最具有实力的一支,其又被称为北戎,以游牧、狩猎为生,性残忍、善弓马。

    每当天公不作美,自然环境恶化的季节,这些蛮族便开始侵劫袭扰中原地区,周庄王三年,山戎大举进攻燕国都城蓟城,燕桓侯曾被迫迁都临易。

    直到齐桓公出手,才大败北戎,收复国土。

    游牧民族的袭扰使得燕国历代君主深受困扰,却也在不断的杀伐征战之中练出了一支铁军!

    强敌乃是最好的老师,这与赵国的经历何其相似!

    大燕第三十九任国君姬职登位,便是大名鼎鼎的燕昭王,他在易水黄金筑台、千金买马骨的一系列贤举的作用下,吸纳了很多天下贤士,使得国力逐渐强盛、军力跻身于强国之列。

    托勒密向西北方位极目远眺,大规模的骑兵集团已经开始进入阵地,如涓涓细流融汇在一起,终成一道钢铁洪流。

    和他猜测的完全相符,位于第一阵列的骑兵身着蓝色石甲,戴薄铜盔,执钛矛,军中竖三杆蓝色大旗,左一旗上书一个篆字“乐”字、中一旗上书一个篆字“燕”字,右一旗上描绘一只身姿矫健之鹿!

    “侵略如火、来去如风,此乃燕国铁骑图腾的寓意?”托勒密暗暗猜测到。

    一青年将军立于中旗之下,眉目坚定,面庞如刀劈斧削一般,乘黑色军马,身悬一柄长剑。

    “那想必就是丹旄电麾、连下强齐七十城之勇谋的乐毅了!”

    此时此刻,天下无敌、无坚不摧的马其顿方阵已经被四面合围。

    张仪将自己的理想实现于极致,与之前周室衰微连横御敌的出发点完全不同,此次的“连横合纵并施”却是在民族受到严重威胁,濒于危亡之际的义举,超脱了狭隘的“内斗”,转为了一致抵御外部强敌壮举!

    张仪曾经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甚至被疑心为盗贼而痛打,险些丢失了性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与“纵横捭阖”之术成为“领六国相印”重臣,再随着秦惠文王的崩殂而一贬千丈,直到今天再度闪耀荣耀之光华,更胜往昔!

    燕军海蓝色的铁骑大军已经落位,于赵军、楚军形成相互呼应之势,在托勒密看来,如此阵仗的排布将古中国地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马其顿方阵的重装步兵固然是优中选优的精兵,单打独斗起来秦兵也不是对手,组成的马其顿方阵亦在这个时代的正面较量中未尝一败,而经过巴、蜀、秦、楚四地,横贯千里的大战,其弱点也已经被善于观察和谋略的军事战略家所洞悉。

    就目前战场的态势来看,塞琉古无论向任何一个方向实施主攻,都会遭遇到其他两个方向的打击,而完全平均三分兵力,却又是犯了兵家之大忌,不能够攥成拳头的手指,必然被一只只的掰断!

    想必无论是塞琉古,还是人类迄今为止任何一位伟大的、强大的将领,没有面对这种情况的精力,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这位黄胡子统帅一开始尝试向北翼的赵军实施突击,将背水列阵的士兵赶下江去。

    但他很快发现,三方联军果然采取了托勒密猜想到战术,燕国的重装铁骑阵线便向前缓慢移动,犹如蓄力千钧的滔滔洪流,高地上的楚军亦然有异动的趋势。

    恶劣的形式使得塞琉古不得暂时放弃主动进攻的想法。

    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很快阵地之上全数的马其顿步兵开始构建环形阵地,面向四个方向形成向前方的拱形阵地,这在历场战役之中极少出现的阵容。

    四个方向的密集坚厚的方阵防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