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地理问题(第1/2页)  帝国神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漫长的东征开始以来,亚历山大的大军始终遵循着一切战争应有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信息的掌握、力量的估算以及坚决的执行。

    自从跨过赫勒斯滂海峡,虽然好似战神一直眷顾东征大军,但对于敌人的侦查并且了解是必做的功课。

    对待波斯人,对待印度人一贯如此。

    即使是穿越兴都库什山脉,也少不了先头部队对于地形的勘察。

    在亚历山大掌握的那个手工绘制的地图上,依稀描绘着一片庞大的土地,比照上面的印度河和恒河,需要穿过“无穷无尽”的纵深疆域才能再次抵达海岸线。

    而如何才能到达那个传说中的“龙”的国度?才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和难点。

    就目前广泛征召士兵的情况来看,没有一个人声称他到过那个遥远的国度。

    底比斯、雅典和特萨利的士兵全部到齐仍有一段时间,东方的亚历山大城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

    这座坚固的城市将成为能够抵御十几万大军围攻的堡垒,成为亚历山大继续东征的根据地。

    波鲁斯此时表现出了对亚历山大的格外忠诚,或许是感念亚历山大仍旧任命他行使几乎原来一切之权利,而并非所像外界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实际上是“一个头生公羊角的怪物”,对于征服之地总是展开屠杀的样子。

    甚至他竟然能够谅解自己的两个儿子被杀。

    “那是战争的悲剧,我们合力促使那件事的发生,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错。”他如此这般的安慰着自己。

    但是对于波鲁斯来讲,他的国度距离华夏大地最近,却也找不到一个的的确确去到过中国的人。

    不管是苦行僧,还是商人,都不曾做过这样的尝试,或许有人尝试过继续向东,但是他们都死了,谁知道呢?

    不得已,亚历山大和波鲁斯派出了由远征军士兵和印度行脚人所组成的勘测队,组织了骆驼,矮脚马和大量奴隶,带足给养,给足了赏钱。

    经过数月的时间,返回来的消息都是极为令人失望的。

    排除必须绕过的喜马拉雅山脉,穿过北印度去到东方之地只有四条凭借想像的可行之路:

    向北进入极寒之地,面对数之不尽的蛮夷部落的骚扰。先遣队伍对于冰雪天气准备不足,且无作战能力,折返。

    次北线,则将必须面对渺无人烟的帕米尔高原,先遣队伍给养消耗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返回途中差点被饿死。

    次南线,由印度半岛进入中南半岛。面对千回百转的蛮瘴之气,先遣队伍不敢前进。

    最南线,出孟加拉湾,循水路,面对印度洋的汹涌风暴,未知的宽度与赫勒斯滂海峡截然不同,先遣队伍搜罗的任何船只都无法出洋远航。

    如果向东,亚历山大必须选择一个条道路,却不能确定哪一条的风险相对小一点。

    通路或是一条通向地狱之路。

    击败亚历山大的或许只能是自然之神,在此以前还未能有过什么真正的难题让压力山大如此为难,迟迟不能做出决策。

    当然,托勒密也十分了解他,同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他的步伐,即使这真的遭遇众神的阻挡,恐怕结果也是一样。

    可供远征的战士已经开始陆续的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尽管他们大多数抵不上最初与皇帝本人并肩作战的--也就是腓力二世亲手打造出的军队,但这些混合了马其顿本土,希腊雇佣军,特萨利重骑兵甚至印度战象的大军仍然属于世界上最强的部队。

    长途奔袭的作战方式,使得亚历山大不能选择波斯式的人海战术,尽管目前庞大辽阔的帝国疆域完全可以提供这样的资本。

    大约三万名精锐重装步兵,二万名重骑兵以及两万名弓箭手和投枪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