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亚历山大的疑兵之计(第1/2页)  帝国神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抵达海达斯佩斯河的第三天,阴云逐渐散去,暴雨停息。

    这片大陆的奇热再次发挥它的作用,气温使得水汽快速蒸腾,尽管带走一些热量,却很快再次进入酷热难当的节奏。

    隔着河岸望去,波鲁斯的部队在河岸处整齐排列,士兵穿着轻甲,甚至是完全赤裸上身,大概防守三公里的正面。

    显然波鲁斯对待整个河流的地理环境更为了解,他选择河流几折之后,水速较为平缓的的地带设防。作为假想的登陆地点。

    由于河岸两侧的地势较为平缓,几乎完全没有遮挡,对方的行动均在侦查部队的眼里暴露无遗。

    波鲁斯那巨大的战象部队,矗立在阵列之中,弯刀战车显然隐藏在阵列之后,作为机动打击部队。

    敌人的布阵,留给马其顿远征军一部分潭头阵地,这恰恰证明了波鲁斯的老道,设想就是留给反击部队清晰的视线,其次是保有冲锋的适当距离,最后则是打上亚历山大的登陆部队一个立足未稳。

    面对好整以暇,守株待兔的对手,硬拼显然是不明智的鲁莽之举。

    于是亚历山大开始尝试命令抢渡部队进行机动移动。

    他先是带领伙伴骑兵向河水逆流的北方移动,波鲁斯的部队见状,也同时向北方移动,亚历山大立即命令整个部队向着相反的方向,顺流的南方移动,敌人也赶紧掉转头同向封堵。

    很快,聪明无比的亚历山大就看出其中的学问。

    波鲁斯的部队最为依仗的战象和战车部队,也恰好是他的软肋。

    大量的步兵和弓箭手完全依靠战象作为自己的攻防依托,但是移动缓慢的战象和战车在机动中成为拖累速度的累赘。

    亚历山大一直信奉的进攻优势也能在此发挥作用。

    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将领们往往认为防守的一方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优势,显然波鲁斯就是如此。

    温泉关斯巴达人封堵波斯帝国百万大军的壮举太过深入人心。

    但可惜那仅仅是极为特殊的情况之下的真理。

    条件就是唯一的、狭窄的交战地点。

    而主动进攻的优势则体现在,宽阔的正面战场之上。

    举例说明:就是假使敌人拥有三个方阵的兵力,但是他却需要防守两个登陆点。

    亚历山大一方虽然只拥有两个方阵的兵力,却能自由选择进攻的方向。

    敌人只有集中全部三个方阵的兵力才能较对方形成优势,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放弃另外一个地点的防守,如果一旦押注失败,代价则是绝对的惨败。

    若采取折中的防守办法:每个地点均布置一个半方阵的兵力,则面对敌军两个方阵的全力进攻就会处于劣势。

    换而言之,战争进攻的主动性利用了时间和空间上不可跨越的藩篱,形成了优势。

    防守军团的空间差距,实际上造成了时间的差距,援军赶到之时,往往一场战役的胜败已经确定了。

    亚历山大正是运用这种铁则的高手。

    而在托勒密脑海之中突然有一道闪电掠过:“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通过一种神奇的办法能够快速到“瞬间转移自己的部队”,整个战争的理念就会被改写!

    仅仅只是一瞬间!托勒密不由自主地笑了笑,这显然是只能在神话故事中才能办到的事情。

    一个计谋立即在亚历山大的脑海里产生了,他命令阿明斯塔作为临时的指挥官,继续带领两千名伙伴骑兵继续沿着海达斯佩斯河西岸来移动,半天之后又由其他将领接替,所属部队也逐渐暗中进行替换,达到全天来折腾、疲惫敌军的目的。

    剩余的将领则全部返营地饮酒或是休息。

    直到折腾至第三天,波鲁斯终于忍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