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章 秦舞阳的祖上(第1/2页)  大楚烈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庞煖和李牧廉颇等人商议后,决定在高阙关的城头为徒冥将军立一尊雕像,自此以后赵国的高阙关守军,即使是全数战死也没有一人投降。

    随后,庞煖令李牧领兵三万驻守高阙关,牵制匈奴主力,自己与赵括两人领兵沿长城游弋,围堵匈奴骑兵归途。

    但是此时的匈奴人除了一部分主力部队集结在一起以外,基本上都化整为零以百人为单位四处劫掠,这让庞煖、李牧等人左支右绌,难以应对,不过好在,早在匈奴刚刚南下之时,徒冥将军就传讯北地各城,坚壁清野,以抗匈奴,因此匈奴人的劫掠也并不顺利,由此,赵国北地战局陷入僵持。

    而就在赵国北地战局僵持之时,燕齐这两个世仇国家,此时也是在易水两岸打得难分难解。

    却说燕、齐两国是诸国中,除去秦、赵上党之战外,最先开战的两国,看起来两国游走与诸国抗秦的战局之外,实际上,燕国一向亲附秦国,而齐国因为楚王元贩卖兵甲,而楚国又和秦国大战,同时齐国还替赵国扛住了燕国。

    无论怎么看齐国都是抗击秦国的一支重要力量,燕、齐两国的战争,可以说就是燕国节节败退,齐国一路北进,如今两国从河水沿岸,打到了易水沿岸。

    而到了这里齐军想要再前进很难了,因为随着燕军的失利,燕王易调集了部分在燕国东北地区守卫边疆,抗击东胡的燕军来到了易水沿岸。

    再加上易水沿线有燕国的易水长城,易守难攻,剧辛虽然打不过田单,但是据守易水与易水长城,田单也没办法,就这样双方在这里僵持了下来,互有攻防,你来我往的已经僵持了两个月了。

    而此时,燕王易很难受,燕国失去了易水以南的的百里之地,这可是燕国最富庶繁荣的地区,此时被齐国夺去,虽然这一片地方面积不大,但是对燕国来说很重要。

    失去了这里,燕国的人口财税等等都会损失惨重,影响深远,因此燕王易非常的不甘心,尤其是南边传来消息,秦楚战局,秦国战事失利,看情况很有可能诸国要议和了。

    若是现在议和,我燕国的这片地方只怕是要归齐国了,燕王易很苦恼,而就在燕王易因为齐军步步紧逼,而不得不把燕国北地抗击东胡的兵马,调往易水沿线时。

    大量北地燕军的调动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燕国名将,为燕国北击东胡,扩地两千余里的燕国老将秦开。(秦开大家也许不熟悉,但是他有个后代大家应该很熟悉,秦舞阳,熟悉吧?)

    秦开,出身鲁国秦氏,战国时期燕国将领。早年在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姬职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后受命于燕昭王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还曾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大宁江流域博川郡境内的博陵古城)为界,取地两千余里。

    前些年燕王易,在这两千余里的土地上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开始修筑燕国北长城。(燕国北长城修筑完成时间,应该是在燕王喜年间,也就是燕国灭亡前夕。)

    秦开如今已是七旬高龄,本来已经在家养老了,但是此时听到燕国有难,燕王竟然调动了北地边军,这让秦开很是担忧。

    多年与东胡征战,让秦开很是了解东胡的习性,东胡人逐水草而居,燕国北地的军队,若是兵强马壮也就罢了,若是大规模调动,致使北地防御空虚,东胡人肯定会蠢蠢欲动的,因此秦开不顾老迈之躯,求见燕王易。

    作为为燕国扩地两千余里的大功臣,燕王易必须要接见,而且面子要给足,因此当秦开拄着拐杖走进燕王宫,见到燕王易时。

    秦开还没有说话,燕王易率先开口了。

    “秦老将军!你要来王宫,直接来就是了,还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