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局势变幻(第1/2页)  大楚烈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的魏王圉,眼光不远,野心不大,性情又欺软怕硬,怕麻烦,这在信陵君和龙阳君看来,魏王圉这样的状态对魏国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王兄!我魏国却有机会重登霸主之位,眼下就是机会,若操作得当数年之内就能让诸国臣服!秦赵之战,廉颇稳重,又据城而守,这一战必定旷日持久,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当务之急是挑破齐楚关系!”

    信陵君尽管对魏王圉很失望,但是魏国是自己的母国,自己是魏国的公子,能怎么办,尽力辅佐吧!

    “王上!臣下有一计,必能令齐楚交恶!如今齐楚均不敢轻举妄动,无非是双方实力相差不远,所以很大可能会谈判解决,若是派人杀了楚国入齐的使臣,并且扶持楚国国内不满楚王元的封君起兵造反,如此一来齐国定不会再犹豫,直接出兵的可能性很大。”

    龙阳君这一条计策,虽然上不得大雅之堂,但是确实厉害,如果楚国国内混乱进一步加剧,让齐国看到机会,再加上楚使死在齐国。

    到时候,齐国必定会南下伐楚,那时魏国看着秦赵齐楚四国混战,就真的成了整个诸国中最大的渔翁。

    就在此时,信陵君魏无忌再次说话了。

    “此计甚好!我魏国运用此计花不了太大的精力,臣弟以为还可趁机出兵灭卫!”

    如今的卫国和被楚国所灭的邹倪两国也相差不远,都已经是只有数十里地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以魏国的实力,若不是一直有周边各国虎视眈眈,几乎是挥手可灭。

    如今有机会,魏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况且在魏国占据陶地后,已经对卫国形成了半包围的状态,本来处在赵魏边界上的卫国还能起到缓冲双方的作用,但此时赵国忙于上党之战无暇东顾,卫国覆灭已是定局。

    再说东郢城中,自从剿灭叛乱的三路大军出发后,熊元就处在焦虑之中,虽然蒙骜那边看起来很重要。

    但是熊元心里明白,真正重要的是国内的叛乱,国内的叛乱一旦平定,外患自消,若国内的叛乱久久无法平定,只怕是后患无穷。

    就在这样焦虑的心态下,熊元一直等待着,可是等来的却不是捷报,而是平舆君之子,杀戮兄弟七人,以楚王元听信谗言,囚禁诸君,奸臣当道。

    而他要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而且短短的几日间,寝君和息君之子也先后杀戮兄弟,响应平舆君之子起兵造反。

    这是熊元最怕的,但是偏偏来了,从爆发起义的地方来看,很明显就是魏国和秦国干的,平舆处在楚魏边境上,但是因为平舆君一直在朝中为臣,所以对于平舆熊元本来是放心的。

    但是现在平舆君率先起兵,紧接着息君也起兵了,息地挨着秦国的南阳郡,因此息君的事和秦国脱不了干系。

    但是问题最大的还不时这两位封君之子,而是寝君之子,如果那两位封君之子造反熊元只是担心的话,寝君之子造反熊元就直接忧心忡忡了,主要是寝地将巨阳平舆和息地连在了一起。

    这也就意味着东郢城已经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之下,虽然东郢城城防坚固,熊元并不害怕东郢城会被攻破。

    但是熊元很担心东郢城如果被攻击,所带来的影响,不管是楚国百姓,还是四路在外征战的楚军,肯定都会受到影响。

    如此下去情况会彻底失控,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出现,也为了维持楚国的稳定,熊元不得不以景阳为将,统领昭景两家私兵六万,前去剿灭平舆、息和寝地的叛乱。

    即使如此熊元仍旧害怕局势失控,于是将东郢城中所有封君贵族手下的私属,全部编练成军,得兵三万,再加上申息之师、正军还有屈家私军,东郢城中就有了十万大军。

    到现在这个时候,熊元手下兵甲三十五万,已经是当下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