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七 管仲八无敌(一)(第1/2页)  明末辽东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者:有喘气的没有,说个话撒

    熊廷弼走到他身后,摇头道:“你是武将,先从自己的根本来,先看这里。”说着翻一页指给马佳看。

    马佳一看,是这么一句:

    “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存乎论工,而工无敌;存乎制器,而器无敌;存乎选士,而士无敌:存乎政教,而政教无敌;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敌;存乎明于机数,而明于机数无敌。故兵未出境,而无故者八。”

    于是说道:“是八无敌啊。”

    熊廷弼点点头,又问:“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马佳点头,似着解释道:“做军事的称比计较:论物资财力的积累,则财力无人能敌;论工匠的各种技艺,则工匠无人能敌;论制造器械的精良好坏,则器械无人能敌;论优秀人才的选拔,则人才无人能敌;论政教的清明有成效,则政教无人能敌;论将士们对武艺技能的训练,则训练无人能敌;论对天下态势情形的全面了解,则全知天下无人能敌;论掌握时机和力量的对比,则掌握时机和力量的对比无人能敌。”

    熊廷弼点头赞道:“不错,你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已是难得,你把戚少保的‘称比之术’记得很牢。不过,首句应该理解成‘做军事各方面的筹备谋划’,这样格局大些。”

    马佳点头:“这就是戚少保说的算定战,出战之前就把胜负算好了,即使有变,也不碍大局。”

    熊廷弼肯定:“不错,这也是孙子兵法所说的庙算,不战-而屈人之兵。你要时时把这八无敌记在心上,做出实事,这才是兵家制胜的正道。”

    熊廷弼说完,又从书架上拿出一叠书信,递给马佳:“看看,然后说说你的见解。”

    马佳接过书信,展开来看:

    写信的人名叫徐光启,他先是称赞熊廷弼并贬低奴酋一番,然后谈及现时战略,应当以守城为主,广用精良火器,不可在城外立营,待精兵良将齐全后,再图进攻。

    熊廷弼估摸着他看完,问道:“如何?”

    马佳掂量下,慢慢回答道:“末将认为,这位徐先生说的也是持重之策,虽然过于保守,但确是最省兵力财力。但是,这也是最后的策略,如果死守不能,那就保不住任何土地和人口了。熊公之策,气势上胜了一筹,实战上也不差,就是多费人力物力。”他小心地权衡着,把自己认为最客观的话说出来。

    熊廷弼呵呵一笑:“你倒是左右逢源,那一边也不走死,等着我的看法吧?”

    “不错,徐子先的守城之法确是正途。但是,老夫执掌辽东并非固守不动。先前把沈阳等处兵马集中于辽阳,为的就是先确保辽阳城不失。而当时正值寒冬,我料奴酋没打算攻取无人无粮可劫掠的沈阳,他定不会在那个时节耗费钱粮人马,这是他历来的本性使然。站在我军方面,兵将虽然残破,但也有一万多川土客兵可战,再加上三四万可以整饬的败兵,足以凭城防守辽阳。我料奴酋不舍得拼死两万以上的精兵来攻取辽阳,那他就十年恢复不了元气!今年开春,各路大军云集,我就按早前对朝廷上奏的方略:对奴酋实行“坐困转蹙”之策。首先,把大军分成四路,分别置于叆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河间,每路三万人,以保证其能独挡建夷大军至少五日。然后,各路相互策应,共破建夷大军。此外,各路需选调精骑哨探,消灭建夷的探马零骑。以上是坐困。其次,在农忙季节,各路实行迭进互扰的战法,使后金不得耕种,钱粮日少,人心浮动。此为转蹙。最后,相机或四路同时,或三路并作一路从抚顺关进逼奴酋。三路大军,不下十万人;抚顺以东,地形变险;故而,奴酋必不能围攻我军,必不能尽驰骏马,只能堂堂对阵。”

    “而堂堂对阵,就非车炮不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