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做客(第2/3页)  海工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碰过自行车了。这件事她跟Ray说过,可荷兰人的耳朵是有开关的,他拒绝听见这件事,于是秦月只有软着退,咬着牙在十几年后再次地骑上了自行车。好在周末的上午,路上的车不多,而且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幸好Ray还记得她不会骑车这件事,总能对路况做出预判,并用手势告诉秦月该转还是该停。他还教秦月去认识十字路口自行车道上的一些标识,那些被他称为鲨鱼牙齿的标识,齿尖向内的,机动车辆先行,齿尖向外的,自行车先行。即使如此,有时候,也有汽车停下来,让他们先走。

    好在自行车一旦学会了骑就不会忘。过了一会儿,秦月的感觉就回来了。在道路宽阔的地方,她会上前与Ray并行,聊两句。Ray告诉她,在荷兰,交通肇事无论是谁的责任,永远都会判定责任方是强势的一方,也就是说,汽车和自行车相撞,汽车司机永远担责。更何况是汽车和行人呢?这条看上去不太讲理的法规,其实是旨在保护自己人民的性命,认为什么责任啊,金钱啊,都不如自己老百姓的人命重要。听了这条规定,秦月沉默了很久。

    Ray的家是一栋独门独院的小楼。后来秦月对荷兰的居住情况更加了解之后才知道,在荷兰,一个人的居住条件,如果没有什么太大意外的话,一般会随着他的事业发展和年龄增长而做出如下改变:大学刚毕业时,如果在外地工作的话,大多数人都会租一间公寓去住。等到他有了长期伴侣时(请注意,作者没说是结婚。也就是说,这个人可以是同居或者合同婚姻,两者在荷兰都很普遍。),或者想要小孩儿了,就会贷款买房(很多荷兰人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却并不结婚。他们大多会签一份合同,来确认双方持续同居期间的责任和义务,以及非婚生子的经济保障。在荷兰,从法律上来讲,婚生子和非婚生子在权利上没有任何差别。荷兰人并不赞同婚外恋,他们很尊重婚姻。但两个人如果都没结婚,却长期同居的话,在社会舆论上也没有人会反对,他们的孩子也不会受到歧视,权利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年轻的“小夫妻(有的时候是夫夫和妻妻)”大多会选择连体别墅,如果条件差一些的,也会买下一间更大一点儿的公寓,给孩子活动空间。等到孩子大了,或者孩子多了,自己的经济条件也更好了一些,他们就会买一栋自己独立的房子(stand-alone house)。最后的这种情况是他们生活富足,事业成功的标志。

    当然,荷兰并不是没有穷人。秦月第一次去超市的时候,就看到那里有人把买好的一些面包或者牛奶或者其他的食物在结账之后,放到一个专门的购物车子里。后来秦月问过Ray才得知,那是专门救济穷人的。每周五都会有贫困的人到这里来领取那些捐献的吃食。荷兰还有一些专门出售故衣的商店和批发廉价商品的连锁店,秦月后来多次去荷兰出差,那些商店她都专门去看过,并不寒酸,里面还常常能碰到一些好东西。荷兰政府有救济金给生存有困难的人,也有一些过度房给那些一时衣食无着的人居住。但这两者申请程序都很繁杂,而且排队的人很多。其实在荷兰,只要肯勤奋工作,无论学历高低,都能有说得过去的收入,至少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骑车子不能走前门,Ray带着秦月直接把自行车骑到了后院的栅栏门那里。门是简单拴着的,两个人骑车入院,正对着的是一个面积不小的仓库,里面除了几辆自行车外,还有很多放工具的架子,烧烤架,摩托车。院内,仓库门前还停了一辆房车。

    院子里花草繁茂却修剪得十分整齐,还有两棵樱桃树。一个迷你带棚顶的游泳池更像是大一号的浴池。长桌,藤椅在靠近房门的地方,可以吃饭,也可以喝茶聊天。

    秦月跟着Ray从后门进了屋子。后门的左手是主卧,右手是厨房和餐厅,在往里走就是客厅。客厅分两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