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受教(第1/3页)  海工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海工记事最新章节!

    沈老师在东边的厢房里。那个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也在,原本很放松的秦月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沈老师和授课老师正在聊天,两个人看起来很熟。屋里还有几个当地教会的人,秦月记得刚才负责接待和照顾大家饮食的人就是这几个,家主不知道去了哪里。

    沈老师让秦月过去,把她介绍给了那位授课老师,夸奖她英语好,是个十分好学的孩子。接着又对秦月介绍老师的背景,说他是中国解放前上海圣约翰神学院最后一届毕业生。秦月这才意识到对方的口音是上海腔。这位姓陈的老师大学毕业以后上山下乡地传福音,很爱主,有查经的恩赐。沈老师嘱咐她要好好跟着陈老师学习。秦月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陈老师看着她笑了,秦月觉得陈老师看她的那一眼很宽和,却又好像看进了她的灵魂里。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飞快。陈老师仍不紧不慢地上着课。越学,秦月觉得自己越无知。沈老师前不久也送了一本圣经给她,是串珠式的,里面也有经文句子或者词语在全书中的所有参考,但那就像是看一幅粗陋的画,只能依稀地猜测画的是什么。可如今经过了陈老师的讲解,秦月却发现那幅画清晰了许多,她越发像看得更清楚些。

    后来回临海市的时候,沈老师才在火车上跟秦月聊起陈老师的过去,他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抓进了监狱,对方也不打他,只跟他说,“等我们把全国是所有的基督徒都抓了,再来收拾你!”这么一关,就整整七年,他最好的年华就断送在了铁窗之内。把他放出来的时候,他说,大家都是六十岁退休,我浪费了七年,所以我会侍奉上帝到六十七岁。他如今六十岁了,还有七年。秦月完全没有想到陈老师有那么大年龄了,他看上去最多五十岁的样子。沈老师跟秦月说起一件关于陈老师的小事,说他无论冬夏都喜欢坐在地板上,不喜欢坐椅子或者床,这是他被关押时候养成的习惯,跟了他一辈子。秦月听了觉得心里像是被谁拧了一把似的。

    平心而论,陈老师的授课方式或者说他这个人很有可能不适合来这样的乡镇讲课,因为他太学术了,也太干净了。在乡下住的这五天里,秦月看到的“同学”,从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四点钟起床祷告,到后来全都睡懒觉;从最刚开始的谨言慎行,到后来的各种彼此论断,像一出出戏一样不停地上演着。因为来听课的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乡镇或者乡下,所以他们大多数人不如城里人会隐藏自己的心思,很多时候说话直白粗鲁,私心藏都藏不住,让在一旁听见这些话的秦月都觉得难堪,对方却毫不在意。

    秦月把这些话跟沈老师说了,沈老师叹了口气跟她说,“人都是一样的。基督徒和世人没有任何区别,如果非说有的话,那就是多了一样,假冒伪善。在陈老师眼里,城市人、农村人没有分别。”秦月觉得脸颊发烧。她的确有这个问题,不只是看世界习惯非黑即白,还总以为人是有救的。加尔文提出的基督教五大基本教义用英文缩写是郁金香:TULIP:

    Total depravity:完全败坏

    Unconditional election:无条件拣选

    Limited atonement:有限的救赎

    Irresistible grace:不可抗拒的恩典

    Perseverance of saints:圣徒的坚忍

    而身为基督徒的秦月,却始终不肯接受“完全败坏”这一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就喜欢读闲书,而写书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人文主义情结,秦月始终对人的本性存着幻想,觉得人靠自己应该还有救吧?尤其是认识了这些教会中的前辈之后,更觉得这些人的人品无论放到哪里去说都是令人钦佩的。殊不知,这一点成了她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