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调试(第1/3页)  海工记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海工记事最新章节!

    秦月他们这个项目所建造的船上的几大主要系统中的液压系统和电力系统,前者被合资公司的荷兰合作方HDM旗下的一家分公司承包,后者的供应商也是一家荷兰企业。这两个系统就像一个人身体里的血管一样重要。液压系统里的管系中的一部分是船厂负责,因为尺寸过大,超过船厂设备所能加工的能力,只能外包。而电力供应商是荷兰船东的供货范围。结果在调试过程中,电的部分却出了事。

    这段日子里,船东、船厂、合资公司项目组都忙疯了。几十家国内外供应商在这两个月里都聚在船厂,每天在船上检查、安装、调试的时间最长的要有十二个小时。调试的费用原本是包含在设备的售价中的。可再高的价格也只含了有限的免费调试期,最长的不超过两周。一旦有一个设备或者系统出现了延迟,整条船的调试期就会像多米诺一样地向后倒去,时间和金钱上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尤其是国外的那些进口设备,他们派出来的调试工程师都是资深的、昂贵的,一旦超时,船厂每天要支付的额外人工费用,每个人就要八百到一千二百欧元,更不用提他们的食住行费用了,也得由船厂买单,外加百分之十五的财会费用。当然,设备出了问题的供应商,也将面对高额的索赔。因此,这段日子,所有的人都绷紧了皮,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秦月和陈瑞这段日子不再上船,除非被Adam或者船厂拉过去帮忙翻译,怕给大家添乱。秦月上次上船,发现这艘船基本已经造完了,只是太乱了。电线在地上扔得到处都是。十几个供应商穿着自己公司的厂服在船上忙碌着,像二战时期的战场,有荷兰的、德国的、芬兰的等等欧洲各国的人来往穿梭,戴着的安全帽和头盔差不多。有的人在安静地工作,有的人在抱怨,有的人在争执。他们按照合同要求必须有船厂的人陪同。秦月越发觉得造船不易,需要同时协调这么多供应商的工作,光是沟通一项就已经是极大的工作量了。

    调试的时间已经过半,其他的设备基本上还算勉强过关,只有电气系统无论怎么调试都不行。可是电气系统的作用太过要紧了,很多设备如果没有它的支持根本无法断言调试结果究竟如何。所有的人都急了,Adam也好房厂长也罢,无论怎么跟电气供应商沟通,他们都坚持说他们时按照合同执行的,他们的设备没有问题,反而是船厂上的一些支持设备没有到位,导致了他们的系统调试无法顺利进行。所有人都无能为力了,因为如果按照合同而言,事情的确和他们说的一样。HDM与荷兰船东在这件事情上也起了争执,因为电气部分是船东供货范围,如今造成这种状况,他们应该负责,可船东归根结底是为一切买单的金主,他们当初之所以把这部分划到自己的供货范围之内就是想更少地被HDM控制,因此,即使是知道自己理亏,也态度强硬地不肯低头。船厂与船东没有合同关系,根本就说不上话。合资公司与船东也没有合同关系,合资公司是作为HDM进行监造的,它的身份仅限于此。因此,一切都得指望着HDM母公司那边与船东在荷兰的总部打嘴仗的结果。可所有人当中,船东是最沉得住气的,因为如果出现延迟交付,他们是唯一一家无需付代价的一方。

    到了这个时候,秦月才得知,船东与HDM的关系也是相爱相杀。船东多年以来从HDM高价购买了很多艘船,也在HDM的船厂监造了很多艘船。可船东的航海记录,对这些船只使用中所发现的问题的反馈对HDM来说也是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HDM虽然是一个不小的集团公司,但它最值钱的地方在于数百年来累计的造船经验和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与船东在售后使用过程中的不断沟通。与此同时,船东也厌倦了每次造船都要花很多的钱。他们将自己因为长期操船所建立的用于维护维修的船务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