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四章 见招拆招(下)(第1/3页)  晚唐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到如今,就算有千般不愿,柳公权也得硬着脑袋上,更何况他还是心甘情愿?

    只见他神色坦然,不卑不亢的“去年对回鹘用兵,军饷出自赋税,征调徭役四万余人。今年大军西征,虽未动用国库一分钱,但是征调的徭役已经超过四十万。再加上圣上发民戍边,大量流民和两家子西行,整个长安以西为之一空。朝廷征讨泽潞,又派发神策军三千,徭役上万。泽潞的粮饷当然也要出自赋税,这些钱自然又会转移到百姓头上。”

    “土地的产出就不多,客居之家既要交租,又要交赋税。一旦欠收,或者赋税过高,自然便是入不敷出,卖儿卖女的结局。现如今,关中早已不是流民四起,劳力遍地的模样。富户找不到人手,自然就会出现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若是再不加以改善,那么土地荒芜,粮食欠收,粮价上涨,必定又会造成饿殍遍地的惨状。”

    “是以,微臣以为,当罢兵言和,还百姓以修养。等国库充足,关中人口繁茂,再加以教训也不迟。”

    柳公权话音刚落,鱼恩就迫不及待的反问“流民四起有人哭嚎,现如今百姓各得归宿怎么还有人哭嚎?既然主家土地无人耕种,为何不降租?莫非都还想着,只要给流民一口饭吃,他们就会帮你免费耕种不成?”

    这一次,没给柳公权继续反驳的机会,鱼恩得到一个意外的援兵。

    “臣启圣上,微臣身为京兆尹,不敢苟同柳祭酒之言。往日各县经常上报,流民宛若蝗虫,所过之处无不为祸,百姓不胜其扰。现如今,各县涉及流民的奏报确实少了许多,但也绝不到消失的程度。”

    “京中耆老多是富裕之家,土地多而劳力少。租田种的客户,多数都去了秦州,渭州,他们肯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绝对达不到土地无人耕种的程度。”

    “驸马有一句话的不假,这些人只是不想降田租而已。如果由青壮耕种,每人可耕几十亩,就算田租多一些,赋税重一些,青壮也可以糊口。但是如果是那些老幼来耕种,每人十多亩,二十亩的数量,去掉田租,所剩着实不多。再加上各地会在朝廷定额以外增收间架税,除陌钱,非青壮耕田,确实入不敷出。”

    “是以,微臣以为,当为客庄户降租,为百姓降税。如此一来,老幼耕田皆可糊口,自然不会再有流民四起,田地荒芜的闹剧。”

    听完薛元赏的这番话,一直笑眯眯看热闹的王起瞬间暴走,大喝一声“休要信口雌黄!”

    愤怒的王侍中已经顾不得礼数,脚步出列的同时便迫不及待的“臣以为,京兆尹虽掌管京畿地区人丁琐事,但是京畿地区豪门峻籍颇多,京兆府胥役难免不敢细查,多以含糊其辞了事。具体情况,还要以户部监督存案为准。”

    “京兆尹有句话的不错,老幼耕种,所侍田亩甚少,远不如青壮。现如今,关中虽仍有流民,但已多是老幼,对于耕种的帮助并不大。这些老幼一年所获,赋税犹显不足,何况田租?就算富户悲天悯人,他们又怎能自给自足?莫不是连赋税都要免了?”

    “秦渭初定,大量百姓迁徙戍边,高荣峻籍多有为陛下分忧之心,放出大量家奴从良。两州山高水长,老幼不堪跋山涉水之苦,前去者自然是以青壮为主。”

    “圣上发兵东征西讨,调用徭役无数,这些徭役自然也是以青壮为主。”

    “若是用户部存案,削去前往两州与徭役的青壮,关中还剩多少青壮自然呼之欲出。没有足够的青壮,只靠这些老弱病残,土地无人耕种也是情有可原。”

    “是以微臣以为,耆老所言绝不是降点田租就能解决的事情,归根结底,还要有足够的人来耕种。”

    王起话音刚落,薛元赏就迫不及待的反驳“侍中所言,某不敢苟同。关中人口稠密,远超土地负担,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