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颠倒黑白(下)(第1/3页)  晚唐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晚唐驸马最新章节!

    事情解决完后,唐武宗挥挥手,示意左厢将士们自行离去,去安抚丹凤门喧闹的将士。却不料,鱼恩出声给阻拦下来:“今日商讨之事关乎大唐社稷,圣上不妨让将士们也跟着畅所欲言。”

    闻言唐武宗先是摇摇头,随后点点头,示意将士们去某位站定。

    皇帝点头是因为他以为自己知道鱼恩的深意,是想用这些被说服的将士增加革新派的力量。摇头是因为他感觉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自己已经有所取舍。

    眼看着鱼恩用加官进爵换来禁军的支持,用涨俸禄换来神策军的支持,唐武宗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换来门阀的支持。

    这些人之所以反对,归根结底不过是利益而已。也就是到这个时候,皇帝终于认识到自己还是操之过急,有些事情急功近利只能适得其反。

    暗叹一声,罢了,少收一些权利,避免这些人阴奉阳违也未尝不可。

    象征性的宽恕一番神策军的人后,皇帝换上一副惨淡的愁容,略带惋惜的说:“朕知道诸位爱卿担心的是什么,可是朕却不得不为之。朕不是一家两家的皇帝,朕是大唐的天子。在朕的脚下,不只有江山社稷,还有大唐的百姓。他们或许穷困潦倒,或许食不果腹,但是他们仍有一颗忠贞为国的心。朕不能辜负他们为国为民的心,得给他们留点机会,留点希望,留点报国的门路。”

    “自立国以来,大唐百官,多以门荫入仕,少以科举登堂。并不是科举选出来的人才不行,只是科举选出来的人才太少。”

    “朕也不瞒你们,文饶的奏疏里,确实全是朕的意思。可是朕要限制门荫的定额,并不是想终结门荫这条路,只是想给科举多留些份额,多选一些佼佼者。”

    “科举取仕多了,条件难免也就放宽了。世家弟子自幼饱读诗,对于他们来说,以后的科举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诸位爱卿又何必因为这三五个名额这般苦苦相争?”

    不得不佩服唐武宗现学现卖的本事,聊聊几句就把削弱们荫限制在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程度。那些坚定的反对者当然不会继续反对,瞬间爆发出一片请罪声。

    “臣有罪!”

    “臣有罪!”

    “臣……”

    一连串的请罪声让唐武宗很满意,当然也不会真追究这些人的弊端,他只是想换来这些人的心悦诚服而已。

    事情发展到这里,朝参似乎已经达到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散朝似乎也迫在眉睫。就在唐武宗示意马元贽可以散朝的时候,鱼恩又一次打断皇帝的意图。

    “启奏圣上,臣还有话要说。”

    朝参就是说话的地方,对于劳苦功高的妹婿这个合理要求唐武宗当然不会拒绝,抬抬手示意鱼恩刻意畅所欲言。

    驸马爷也不客气,直接站出来,朗声说:“军制大改之后,神策军左右二厢与义勇军互不统属,难免有所碰撞,还需有人从中调和,以免出现不可控的矛盾。”

    按道理说,鱼恩这番话是废话,因为皇帝想要的就是三军互不统属的局面。这样一来三军才能都对皇帝越来越倚重,让皇帝对军队有绝对的掌控力。

    可是鱼恩既然提出来了,肯定就有他的考量,唐武宗当然也不会直接拒绝。当下皱眉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臣以为,护国公统军日久,多有强军之策,远非常人可比。且公爷为人正直,劳苦功高,将士们多有敬重。当加为观军容使,一来可掌控三军军容斗志,二来可调和三军之间矛盾,实乃一举多得之举。”

    鱼恩这一席话可不只是激起千层浪那么简单,而是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

    观军容使的全称是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个称呼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昔年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