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祖宗护佑(第1/3页)  梦飞仙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主此时竟也站了起来,对白冰那是不吝溢美之词。

    别人越说白冰越是心虚,她不得不起身回复城主道:

    “城主大人过奖了,晚生故乡之人大多爱竹,竹子代表了虚心、坚韧、骨气与高洁的品格,晚生自然也受到影响,也喜好竹子,是以之前也曾做过这类的诗,此时也不过是拿现成的来用用”。

    而无尘却知道,白冰的故乡哪里有这些?是只注重修炼的城池罢了。这家伙,说起谎来倒是顺溜。自家徒弟如此善良,还好不是迂腐。能扯谎而不带眨眼,这也算一个优点吧?

    这无尘可能是天下第一个觉得徒弟扯谎也能被视为优点的师父吧?

    而白冰刚刚站起时,手执折扇,一身白衣,翠绿翠绿的玉佩悬在腰间,整个人看上去玉树临风,就如被她吟诵的竹子一般,颇具风姿、也甚是有几分雅士风骨。

    据说自今日始,也自北邕城城主府这场交流会起,此间的文人雅士大多都喜腰间佩玉,一时竟成了风尚潮流。文士可以没有折扇,但绝不可以不佩玉,否则,会显得很俗气。

    另外,据说很多文人雅士回家之后,家中栽种了竹子的,便扩大种植范围;而那些家里没有半根竹子的,都开始悄悄地在庭院内栽种竹子。

    没办法,“无竹使人俗”嘛!他们是雅士,谁也不愿意做个俗人不是。

    一时间,火了玉器铺,也造成了一株竹苗难求的盛景……

    白冰啊,你看看你一时兴起,给这异世东晟国的凡界造成了多大变化。甚至据说,这佩玉的习惯还渐渐传到了别的国家、甚至还慢慢传到修真界呢,当然这是后话了。

    造成这种轰动的始作俑者白冰却是浑然未觉。

    第二日坐而论道会上,白冰照例和师父随着秦朗前去参加。

    这次论道会上倒是多了些德高望重的道士。所论之议题也甚是吸引人,其间众人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

    鉴于前一日诗文交流会上白冰的过人表现,这次城主点名让白冰也谈谈自己所推崇的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总不好不给城主面子,少不得又要出风头。

    白冰前世素喜老庄哲学。便提出庄子的比较接地气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为自己论道主题。

    她侃侃地对众人道:外化而内不化,外圆而内方,内心宽容、洞察清明,在外在上随遇而安,不与世争,如此才能既不失原则,又能容易得到认同,进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白冰前世时常常会从古代影视剧中看到上面的人动不动会祈祷“老祖宗保佑”,那会儿的她还不以为然。

    可通过这两日的交流会,如今看来,自己可不就是有前世的老祖宗精神财富相佑,才不至于昨日和今日丢了自己和师父颜面的么?

    白冰借着老祖宗的言论无疑又博得满堂热烈讨论后,收获粉丝无数。

    粉丝太多,也是个累啊!是以白冰跟师父表达了不想参加第三日的以武会友交流会,师父自没有反对。她跟秦家兄妹打好招呼后,第三日去看了看城里的孤儿,便只是在街上随意地走了走。

    自那日诗文交流会和接下来第二日的坐而论道会之后,每日都会有文人雅士登门拜访白冰师徒。

    众人想着有这么优秀的徒儿,那师父就更加高深莫测了。不得不说,众人在某些方面真相了。但白冰那两日的表现确是和自家师父无关的。

    就白冰提出的“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连她师父都颇感意外。无尘觉得这徒儿在思想境界方面比他认为的还要通透,让他吃惊的同时,也更加欣喜,自己还真是淘到了一个好徒儿呢。

    资质好,悟性高,不错不错,目前来看,除了年纪小修为太低、以及太过善良之外,简直接近于零的缺点度,他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