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兵变(第1/2页)  羲皇伏血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华夏国立国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历经明皇中兴,文帝,宣帝时的休养生息,到武帝时达到巅峰,疆域扩展,蛮夷称臣。然则物极必反,传到哀帝这一代时,国力大不如前,吏治,国力衰微。各地节度使大部分拥兵自重,不再听命于中央。蜀州节度使向渊却不同于旁人,他一心报国,无奈奸臣当道,作为藩镇大将,朝堂之内的争斗,他也无能为力。值得欣慰的是,蜀州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民心渐齐。

    蜀州位于帝国的西南部,虽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但由于其位置偏僻,远离京都,历来不受重视。蜀州的百姓倒也因此不受朝堂争斗的影响,自给自足,偏安一隅。

    此时已是冬季,但在演武场上的比武却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比武双方都身着黑色的盔甲,手持玄铁剑,左侧的少年约莫二十岁,剑眉星眼,一身豪气;右侧的少年看起来年长些,脸上却多了几分秀气,一双眸子炯炯有神。二人都手捏剑诀,但都不主动进攻,两人宛如两尊石像,一动不动,台下的人却早已议论纷纷。“二位公子怎么不动?不会冻僵了吧?”临侧的人冷笑一声,嘲讽道:“要不说你没见识,这高手过招,哪能随便出手,自然是要等对方露出破绽。”一旁的新兵对二人的谈话一脸茫然,忙向一旁的老兵请教。老兵嘴角一弯,得意地说道:“小子,也就是你,稍微在军中呆的时间长点,谁人不知台上这两位人物?”新兵急道:“我说您就别卖关子了”没等老兵开口,先前说话的其中一人道:“这二位公子可是咱蜀州的。。。。”没等说完,便被老兵呵斥道:“去去去,老子还能不知道?”那人伸了伸舌头,不再插话。老兵顿了顿嗓子,继续道:“台上的两位公子是咱节度使向渊的儿子,可这二位爷,非但没凭父帅之荫谋取私利,作威作福,反倒凭自身的努力在江湖上闯出名堂。”新兵兴趣盎然,又听得老兵道:“你可知二位公子的名号?”新兵摇了摇头,“嘿嘿,‘西蜀双壁’,听听,此乃何等响亮之名号,三年前在泉州大败黑道四十八星煞,去年又击败了为祸武林的奎木狼,要我说,二位公子就是人中豪杰。”老兵还在喃喃述说,新兵却无心倾听,呆呆地望着台上二人。

    冬风凌厉地吹在向靖榆脸上,但他心里却异常火热。四年前,与大哥闯荡江湖,历经腥风血雨,终于得到天下人的认可,不会像京都的贵族子弟般被冠以“软弱无能,徒虚其位”的称号。这次比试虽是另有原因,但他真正关心的是与大哥的对决,这是二人学成之后的第一次真正的对决。向靖炎却没想那么多,他只想取得胜利,因为胜者可以得到羲皇刀,此乃公冶子大师所铸神兵。

    向靖炎率先出手,使出家传剑法“孤烟神剑”,这是向氏先祖所创,剑法朴实,但却威力无比。向靖榆识得这是剑法中的“大漠孤烟”一式,这招是剑法中最为凌厉的一式,连号称“铁壁”的奎木狼也败在这招之下。眼看剑锋就要刺过来,向靖榆身子往左侧一转,使出一招“长河落日”,两剑相触,力道竟被化解。向靖炎大喝一声:“挡得好”,手上的动作却并未停下。二人所使的都是“孤烟神剑”,而且又都对其熟记于心,台上二人针尖对麦芒,顿时剑光大闪。台下众人也欣喜万分,喝彩不断。

    二人缠斗大半个时辰,竟不分胜负。向靖炎心中已有些焦急,向靖榆却不慌不忙,二人一个心焦一个冷静,一瞬间差距便被拉开了,向靖炎心神不定,被虚晃一剑,中了一脚,浑身踉踉跄跄。向靖榆见大哥败局已定,便右拳直出,准备给予最后一击。向靖炎看出二弟心生善意,索性破釜沉舟,将身子往前撞去。向靖榆见大哥如此出招不知如何是好,踌躇不定之际,但觉腋下一凉,定睛一看,原来是大哥的玄铁剑已顶住自己的要穴。

    胜负已定,台下议论纷纷,有人称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