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序4:其人其事(第1/2页)  我佛来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真正的学佛是在生活当中,真正的把家庭搞好,事业搞好,工作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好,达到宇宙化六和敬,法界的六和敬。

    真正的僧团不是局限于出家众这个小范围,也不是局限于在家出家四众弟子这个小团体,而是真正的六和,六和到哪里呢?六和到法界,对一切人事物的六和,这就是佛教徒。

    我们看看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他在一切的方面不都是六和吗?像六祖慧能大师,他在猎人队里跟猎人六和,在其他的地方与其他人六和。

    你看看我们历史上这些祖师大德,近代的这些祖师大德,古代的慧远大师,鸠摩罗什大师,乃至于一切大师,哪个人不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一切的方面都去融合呢?跟他们都和平相处呢?像慧远祖师有道教的道友,儒家的儒友,都结合在一起,多好啊。

    这就是他的六和,佛教徒不是排他的,而是积极的去慈悲融合一切众生,这才是佛陀教育的慈悲精神。如果你作为一个佛教徒,去排斥他人,排斥其他的宗教,排斥世间的一切的法,这个佛教徒的心量和慈悲就不够。

    如果我们佛教徒还在自己佛教内部说自己的法门好,别的法门不好,去对佛的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门派与门派之间还有争斗的话,他心量更不大。

    尤其我们在同一个法门当中,同是学净土,同是学禅或者学密的,你的同行道友之间,还互相的争夺,嫉妒,互相的诽谤的话,你心量更小。

    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心量,一切诸佛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去饶益救度一切众生,连秦桧,魔王都救度,都不舍弃,都去千方百计,无量善巧方便的饶益。

    像释迦牟尼佛舍身喂虎,割肉喂鹰,变魔蝎陀鱼,变血肉山去供养一切众生,作为大蟒蛇,忍受着一切众生割截自己的身体,吃自己的血肉而丝毫没有怨言,欢欢喜喜,还发大愿,与我有一点点的关系,将来我成佛时都度他。

    可见我们学佛应该要怎样来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的,不是单纯的去盲目崇拜,而是把自己的心量扩大到一切处的。

    你看看我们现在很多的佛教徒,自己的师兄弟之间还彼此的嫉妒诽谤不和,一学佛就抛妻弃子,离家出走,这都是没有真正的学习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所作所为,没有真正的明了什么是佛陀的教理。

    所以去盲目的崇拜,去想获得一些幸福,获得一些安康,或者来生后世升天,或者想盲目的摆脱现在的困境,让自己不再痛苦,或者盲目的去求一个佛可得,菩萨可做,这都是不明白真实的佛陀教理,去住相求果。

    佛在《金刚经》上说了,了不可得!你是得不到的。哪有什么佛菩萨,众生可度呢?因为这个世间一切都是虚幻,都是梦幻,我们要离梦而修,离开世间的一切执着来修行,而不是去盲目的追求,执着任何的相状,而来获得什么。

    那样你是得不到的,就算得到了,也是短暂梦幻而已。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来修一切善法,而又离一切法的执着。真正的在对人对事对物当中去圆满的,善巧的去处理,去对待,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来学会做人,再学会作佛。

    如果一味的着相,来求抛弃家庭事业,或者出家,或者来追求成佛,都是违背了佛陀教育的思想和宗旨,与佛陀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真正的来学习释迦牟尼佛,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当中,他也出生,也学习,也结婚也生子,也出家也修行,最后成佛,成佛之后呢,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跑遍了大半个地球,他也是没有离开生活,他把世出世间的一切都学到了。

    释迦牟尼佛当时出生以后呢,学习了印度所有的学科,我们所说的五明佛学,都学了。把世间的一切的历史,地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