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辩论真理(第1/2页)  我佛来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到精神知觉自性自然调和之后呢,就成为人,这绝不是谁故意的造作,这是物性的自然的所成,假如说另外能生出一种什么力量,那这个力量也是可以灭的力量。仔细想一想,自己的力量实在是不能依赖的。

    为什么要说用自己的力量实在是不能依赖的,为什么要说用自己的力量可以启开解脱的大道呢?一个人若能做到,不违背祖宗之教,学习摩奴宝典,奉祀天神,不负这三点,就名为解脱。

    古今圣贤所传承下来的解脱之法,除这个之外,再求其它的方法解脱,那不过枉然徒劳而不能得到什么结果啊,假使说到出家再回家,太子这也没有什么罪过。

    你是知道的,过去庵婆梨王舍弃妻子眷属,在苦行林中修行很长时间,然后又再回国执政,罗摩王子弃国在山林中修苦行,一听到自己的国家有灾难,他又下山施行王化,像这种例子真的多得不胜枚举。

    从古至今,很多国王一时入山修学学道,一时又返回国家施善法王政,到后世的我们,皆称他们为圣王。王是长夜明灯的光辉,是世间一时一刻所不能少的宝贝。所以太子,在这种情形之下,请你赶快回国继承王位,这绝不会有什么过失”。

    这二位大臣呢,举出这世间种种的断灭断常,这些世俗的见解之后,好像说的头头是理,在我们世间人来讲,他说的也很有道理。

    可是呢,我们真正的学习佛法之后,知道这一切都是断常见和断灭见,是不正见。当时的太子呢,丝毫不为他们的言说所动,始终抱着自己金刚的信念。

    非常慈和安详的回答两位大臣说:“二位大臣啊,你们这些言论,只是世俗的见解,尤其你们对于未来有无的犹豫不定,这只不过是徒然增长自己的心而已,若是说到未来的有无,这些细小的问题,与我也没有什么关系。

    在我觉得,只要有清净之智修行,自己必定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到底它是有还是无,世间黑白,一切都有理,像婆罗门这样的传承学习,我相信那是绝对不能够达到真实义的,我们的列祖列宗都在按照婆罗门的教导,又有哪一个人能够成就的呢?

    最多是升天而已啊,所以我决定是不会去做这些事情,去学习这么摩奴宝典,奉祀天神的行为,我也老实的告诉你们,我对于那些迂远之论是不能够满足的,圣贤他们所说也决定是有他们的真伪。

    我决定不要靠他们来建筑自己的信念,因为那如同盲人问路盲人,以盲引盲,会相牵入火坑的,所以我们很多的修行者都去学古圣先贤的苦行,学这些摩奴宝典,最终怎样呢?最多升天而已,照样六道轮回。

    所以我要去寻求真理,我不希望以古人的思想向这些黑黝黝的黑暗当中以盲人来导路的话,那说明道路前面会发生什么情形,这人人都能够想到,以盲引盲,绝对是会堕落到深坑当中啊,这是智者所不能为的事情,我也决定是不去干这些事情。

    据你所说的,清净与不清净到底这个世间什么是清净,什么是不净,可以说到今天还是个谜,如果说这个将是世间所不许可的,但是我呢,仍然愿意很艰苦地努力修学这个清净之行,我决定是不会改变。

    你们听那些婆罗门所说没有一个能说出决定不变的真理,真实的话,在我现在,现世都觉得以平等的心就可以离开这些过患,智者不说过言和谎言的,至于说你说的那些庵婆梨王c罗摩王子等他们起初舍国修行,后来又返国又再沉溺五欲六尘的生活,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极卑劣的行为。

    既然出离火宅,又进入火宅之中,那绝不是我要学习的正法,除非达到究竟的解脱之后再回入世间来救度众生,那是可以的,所以没有获得究竟解脱之前,去学这些古代的王子,修行一段时间再回家,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悉达多现在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