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入宫面圣(一)(第1/2页)  灵狐王妃嫁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晚膳过后,天清被带到睿亲王居住的卧云轩。

    大夏朝建国一百五十多年以来,历经高祖c太祖两代,传至太宗武渊已是第三代。太祖行伍出身,崇尚武功,其当政其间,因政局不稳,边疆各国扰境侵犯,他屡次御驾亲征,连年东征西战,为大夏开疆拓土,最后死在东征鬼方的途中。尽管高祖驾崩,边境各国弹冠相庆之余,但连年征战早已让这些边境小国疲惫不堪,边境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所以欢庆之后又纷纷派遣时节前往京都向新登基的太祖皇帝祝贺,同时表示愿停战修好,其中包括鬼方。太祖武世恒宽厚仁慈,虽恨鬼方间接害死父皇,却不愿因小失大,令邻邦诸国对大夏失去信心,故而愿意摒弃前嫌,暂且放下私怨,一视同仁的接见了鬼方使臣,并欣然接受鬼方国王好意娶鬼方江都公主为妃,从而吸引更多的番邦异国前来示好求和。”

    “如此说来,太祖果真是一位心志高远的好皇帝!”天清用披风将自己裹起来,双手抱着汤婆子,脚伸到火笼旁,池水的寒气终于渐渐散去,身体暖和了,心情也跟着变得好起来。虽然对皇朝历史毫无兴趣,不过,有求于人,又是寄人篱下,她很识趣的敷衍着对方。

    睿亲王并不在意她的态度,火光映在他脸上,冷峻的面容呈现出罕见的温柔,令人不免产生一种温和亲切的错觉。

    天清有些看呆了,当意识到自己正盯着对方看时,慌忙移开视线,脸颊却一阵阵发烧,幸而脚边火笼里炭火烧得正旺,为她的失态做了掩护。

    显然睿亲王并未注意到天清的窘相,他从藤椅中站起身,走到窗前,打开窗子,冷空气扑面而来,他略显疲惫的脸上浮现出舒朗的神情。

    “太祖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在连年征战后得以休养生息。短短几年的时间,大夏朝便呈现出国泰民安的盛世之象。待皇位传到父皇手里,我大夏已是国富民强,繁荣昌盛的中原大邦!可惜父皇他”声音戛然而止,接着是一声悠长的叹息。

    天清并未觉察到那声叹息所包含的无奈和失望,更未看到那双明亮的眸子中的光芒渐渐暗淡,恢复以往的锐利和幽深。她只是茫然的看着他的背影,脑子里想的却是近日发生在她身上一系列平常事件,以及如何把话题转移到释放李鹤轩的事情上。经验告诉她,不可鲁莽行事,虽然她还搞不明白为何一提起李鹤轩,睿亲王便会暴跳如雷,像只刺猬,让人心惊胆战。

    房间里,二人各自想着心事。窗外,夜色沉寂,星空浩瀚,天边一弯斜月孤零零的挂在树梢。虽是初冬,夜间的风却已寒冷刺骨,室内温度渐渐下降,地笼的炭火已不足以取暖。

    寒意令天清头脑渐渐清醒,她裹紧披风,秀眉微蹙,心怀不满的盯着窗前屹立的身影。此刻,她可不想再听他高谈阔论c歌功颂德,大夏朝与她何干?当务之急,救出李公子才是最重要的!哦,还有她那把天清剑!至于午膳时李三向她所说的睿亲王c李鹤轩c萧玉绰和杭天清之间的感情纠葛,她倒并未太在意,毕竟,杭天清的身份是借来的,灵狐天清才是真正的她。她并不想用一些不相干的事自寻烦恼。

    想到这里,她举目四顾,环视整个房间,希望在房间某个角落看到天清剑的身影。

    “清儿,你听着!明日,本王要携你一同入宫,面见父皇!”沉默良久,睿亲王突然开口道。

    啊!?天清吓了一跳,整个人几乎从脚凳上跳起来,目光立刻从漫无目的的搜寻中收回,神情诧异的瞪着几步外的身影,惊道“你你说什么?入入宫!?”

    睿亲王在天清惊疑的目光中缓缓转回身,并在他转身的瞬间,哐当一声合上窗户。

    “没错!入宫!”

    “那李公子呢?什么时候放李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