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5章 两全其美靠科技(第2/3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地,甚至沦落成了省内的贫穷地带,和昔日的风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遍观历史,这样衰败的城市,并不罕见,比如西安,比如洛阳,比如开封……这些古都都曾经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可是都随着自然条件恶化,经济中心迁移,失去了昔日的地位。

    这本是正常的规律。

    可是对于身处其中的百姓来说,却是太残酷了。

    尤其是像大运河这种,朝廷一道命令,几乎在一夜之间,密集的船只就消失了,客源消失了,生意没有了。

    从天堂到地狱,来的是如此迅猛,甚至不给人思考适应的时间。

    老百姓上万民血,柳淳并不认为是真的,或者说背后一定有人策动。毕竟道衍刚刚进京,就立刻送来了,时间把握何其精妙,又岂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柳淳敢确定,这次上背后不是那些士绅,很简单,这帮人的势力已经被摧毁差不多了,至少在山东,士绅的力量几乎没了。

    既然不是他们,就应该是那些商人了。

    商人开始想办法影响朝廷的决策了,柳淳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愤怒?既然没想清楚,那就暂时看看热闹吧。

    “陛下,臣以为,改革变法,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漕运不堪重负,改行海运,是顺理成章,若是因为一些人的阻挠,就迟疑不决,朝廷为了维护漕运,依旧要投入巨额的花销,实在是不堪重负。”

    解缙一开口,就从开支入手,显然正中下怀,朱棣听得很认真,这也让解缙格外鼓舞。

    “陛下,海运并非不需要劳力,相反,海运所需的劳力更多。只要稍微给百姓一点时间,他们还是会找到生路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不穷啊!因此臣觉得只要抓住那些挑唆的野心之辈,事情就可以顺理成章解决,陛下大可以不用忧心。”

    解缙刚刚说完,道衍就把眼睛睁开了,微微冷笑。

    “真是好一番高论吗!解缙,老夫问你,漕运和海运需要的工人一样吗?运河沿线的数百万人,如何能拖家带口,迁到海边居住?”

    “老大人,我说了,要的是劳力,不是家眷。”

    “那家眷怎么办?扔下不管吗?”道衍的三角眼寒光四射,充满了杀伤力。解缙被盯得很不舒服,脸上泛红,只得道:“姚大人,自古以来,慈不掌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两全其美固然好,但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道衍沉吟道:“既然没有想清楚,就不要随便乱动,偌大的朝廷,方方面面,牵连甚大,一旦不慎,就会出现乱子。这次明教作乱,就是个明证。老夫身在应天,并不清楚情况,不过老夫觉得,一切以稳妥为先,还是不要急躁冒进。”

    道衍说这话的时候,还扫了下柳淳,很显然,他是说给柳淳听的,毕竟解缙还没有放在他的眼睛里。

    整个大殿里面的气氛十分诡谲,解缙被道衍像孙子一样训斥,根本不敢还嘴,吴中就更是不管用了。

    此刻朱棣面色阴沉,显然也在权衡得失。

    改漕运为海运,好处看得见,可漕运被废,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也让朱棣始料未及。

    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落在了柳淳身上。

    “这个……陛下,有得有失,自古皆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去做,但是对于一个朝廷,不管利弊,都牵连太大,难以下决断,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棣哼道:“朕不想听这些废话,朕现在问你,可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个……臣也没有,不顾臣觉得可以找到。”

    朱棣道:“你打算怎么找?”

    “那就要集思广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